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李川
[导读]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对输电线路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极高,强调在输电
        李川
        山东滨州东力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对输电线路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极高,强调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基础与杆塔等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技术使用达到相应规范要求,进而实现预期工程施工目标,保证输电质量与效率。本文通过分析输电线路的施工内容,对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展开全面探讨,并就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展开分析,期望能为电力工程建设与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杆塔施工;基础施工;施工技术管理;输电线路;电力工程
        引言
        该文通过阐述电力工程项目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技术的重要作用,论述了输变电送电线路基础建设施工技术内容,分析了输变电送电线路输送设备的选择,讨论了输变电送电线路中施工准备技术内容和架空线路部分的施工技术内容,分析了研究实际施工条件和用电具体需求,按照不同环境的施工特点和对应要求开展施工作业,保持输变电送电工作更加可靠安全。只有真正掌握了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施工主要事项,才能加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效率。
        1输电线路施工内容
        从宏观角度看,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组织专家学者以及电力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对线路施工作业设计展开分析,制订施工方案,及时调整图纸,确定施工流程是否存在问题,如有,则及时改进、改正问题;第二,对线路施工过程所需的所有施工技术展开审核,保证技术和标准要求一致,且做好施工步骤细化处理工作,保证相关资料的收集质量,为后续施工提供数据信息支持;第三,按照国家制定的各项施工标准以及规定要求,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工作,及时消除各项潜在风险,高质量落实各环节施工工作,完成线路施工各项任务。
        2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
        2.1基础工程
        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是杆塔及其附件的承重构件,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杆塔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杆塔是输电线路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承受输电线的拉力,为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的运行,那么就必要严格保证杆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囊括各类地质环境,从平原到丘陵,从盆地到高原,为将电能输送到全家万户,就必须建设好坚强的输电线路,同时也给输电线路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输电线路建设施工时,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施工设计方案。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通常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结构,转角塔的基础一般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优点主要是能够抵抗其上拔力,因此在输电线路施工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另外,部分工程是采用岩石为基础,就必须提前对岩石进行查勘,观察是否其与设计方案中是否相符合。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则可继续进行施工,同时需要注意,在岩石基础上进行施工不能破坏岩石的原结构,锚筋的安装位置与设计方案一致。
        2.2杆塔工程
        输电线路杆塔的种类较多,通常见到的是直线杆塔和耐张杆塔,如何选用杆塔类型,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第一,杆塔的选择,若输电线路建设在城市这种人口密集、地面平坦的区域,一般选用钢筋混凝土杆;若输电线路建设在山区这类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的地方,则采用铁塔。第二,杆塔的组立,目前我国主要有分解组立和整体组立两种方式,分解组立同时又包含多种组立方式,接下来介绍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组立模式———抱杆组立。抱杆组立呈现人字形,对环境要求相当高,其形状一般也较大。

抱杆组立首先是对抱杆的上部进行加固固定,当上升到相应的高度后,切换成倒装提升的方式进行继续组立;塔腿吊装,这类工艺必须根据现场工程实际和塔腿的重量选取契合的组立方式;抱杆提升,首先是组立杆塔,组立到相应高度之后,将所有螺栓固定拧紧,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抱杆,由于塔材较重,提升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可采用一套平衡滑车和两套普通滑车组合来增加提升力。
        2.3架线施工技术
        架线又称为布线,是输电线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架线前,要结合导地线的位置,对放线张驰度进行调整,首先,应备好轮径大、具有强耐磨性的滑车,同时,确保导线直径与滑车轮槽直径相符。其次,要做好导线和钢芯铝绞线磨损面积的控制,一般不超过5%。当破损面积超过5%时,则需要将线路切断后进行重新连接。而在紧线环节,首先需要确定弧度值比标准值低,接着再循序渐进地扩大弧度值,待导线稳定后对弧度值进行检测,确保弧度值控制在标准值范围内。
        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策略
        3.1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保障输电线路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施工作业前必须完善相关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好相应的预控措施。准备工作应尽量详细、完备,同时确定施工计划方案、施工图纸制作审核及施工材料准备。其中,需特别强调的是施工图纸的绘制。首先,要保证工程中涉及的数据满足精度要求,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采用科学精准的测量仪器和手段。其次,在数据采集后,工作人员须绘制真实合理的施工图纸。并且必须安排专人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接下来,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国标、技术规范及图纸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同时保证施工方案科学合理。为规避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或事故,在制定施工计划的过程中,还应建立完备有效的预备方案。确保即使在施工途中出现意外或事故,也能通过预备方案,转危为安,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2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实施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按照工程施工实况以及标准要求,引进与运用各种先进施工技术。以绝缘子技术管理为例,现代常用绝缘子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盘旋式,此种绝缘子耐热性与绝缘性较为理想,组装灵活度较高,但质量较差或差异性较大,绝缘子容易在雷雨天出现网络故障;②瓷棒式,此种技术与机械强度和瓷件质量有密切关联,由于绝缘子在安装、运输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问题,所以需要做好质检工作,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后,再对其展开运用;
        3.3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是专业领域,也是高危作业。这要求相关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有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但就当下的情况看,该行业相关人员依然存在安全意识不够、技术水平不高、为追赶工期疲劳作业等问题。从而发生人身、设备事故。为消除现场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首先,严格落实施工人员执行技术规范和国网标准,同时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和培训学习。其次,举办技能水平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职业素养,打造精英队伍。同时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主题安全日活动,组织学习讨论典型事故案例,使作业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范,提升队伍的安全防范水平。
        结语
        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具有着传输电能的使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是保证电力供应、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因此,提升行业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并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创新人才队伍、施工工艺、操作设备,不断为电力工程以及电网建设提供服务,使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始终保持先进生产力,不断推进电网建设,为国家能源技术革新提供不懈动力。
        参考文献
        [1]刘鹏.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冶金管理,2020(3):67+77.
        [2]何攀.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3):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