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喜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武利中心校 广西 钦州 535400
摘要:学前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初始环节, 做好学前教育既是社会所需,同样也是个人发展所需。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一个分支,它的出发点立足于不同的年龄段群体,力求挖掘人们心中潜在的发展力量,更好的适应学习或工作,实现能力的提升。两者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是却存在相关性,两者的结合将有利于更好的教育,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这里对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发展心理学与学前教育的关系做研究。
关键词:发展教育学;学前教育;应用;理解;关系
引言:一直以来学前教育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教育的发展,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经过教育改革的发展,这些年我国在学前教育中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如学前教育的辐射面、普及率越来越高, 同时学前教育也更符合学龄儿童的发展,讲究正规性、科学,与义务性,与当前的义务教育完美结合,推动学前教育发展。不过目前的学前教育也有薄弱环节,学前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为了让教育更符合科学意义,有针对性,就需要注重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做研究,结合发展心理做参考,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发展心理学及其教育内涵研究
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发展心理学一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它主要围绕“人的发展”对这过程中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人的发展将伴随多个过程环境,因此研究范围包括了幼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所有时期,因此范围广,研究深入是其特点之一,并通过对不同跨度的人的情感、心理、意志等因素进行研究,总结发展特点与规律,为心理学研究以及教育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而对于学前教育来说,它是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教育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直接影响人类后续的发展,并为以后得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学前教学关注对儿童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并讲究科学与创新,不允许通过强制性或者灌输式教学来推动幼儿发展,这种教学很容易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遏制其创新探索的能力。所以也不难发现,学前教育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处理好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问题,并让幼儿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通过愉快、轻松的环境获得幼儿的发展环境,推动幼儿健康科学化发展。
二、发展心理学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教育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前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可以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撑, 通过科学、研究的心理学研究并获得幼儿年龄段发展的因素,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环境,能够推动学前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同时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
(2)对于施教者而言,发展心理学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研究,掌握学生发展规律与心理特点,能够为教师定制教育活动与目标提供重要参考,也有利于维护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尤其是对于刚踏入教育行业的新教师,能够帮助其维护师生关系,让其教育有章可循。
(3)而对于学生来讲,学生可以通过发展心理学更深入的了解自身心理与心理状况,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学教育来获得情感疏导,使得自身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端正学习态度,更好的适应学习环境从而获得学习效果。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而言,发展心理学将更注重揭示幼儿创新天赋,解决教育与幼儿玩乐之间的矛盾,通过合理心理学研究为幼儿搭建更全面的教育途径,有利于幼儿更好的发展。
(4)发展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对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性增强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就比如说在王振宇、秦光兰和林炎琴共著一书《学前教育研究》就说到:心理学关注因果,遵从事实判断,教育学注重目标,尊重价值判断。
学前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是两个不一样的学科,却有着共同的教育指向,揭示幼儿的发展,挖掘幼儿发展的潜力,并推动社会、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心理学揭示的儿童发展目标不等于幼儿教育目标,同样也不是幼儿最终的课程教育目标,在这过程中需要转换思路,灵活的去运用或转换。同样也需要注意的是,学前教育专业不能简单地套用其他专业的结论。就比如说,发展心理学家按儿童发展的阶段,将游戏也形式化地分成不同的类别;同时在研究游戏的学者们,也容易对研究的方向产生误导,更倾向于按照游戏的对象和手法来做相应的技术处理与分类。两者总结会发展,其实不管是形式化分类与技术化分都不符合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实践,幼儿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科性特征与幼儿发展性特征,按照最终幼儿的特性与专业导向性来重构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体系以及辅助幼儿游戏教育,才可以推动幼儿的科学化发展。再或者,在很多教育场合,会存在有人将社会教育领域与发展心理学搞混淆,认为其是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社会化或社会性发展,其实很多研究有明确的界限,同样有类似性,但是本质上是不同的,如发展心理学明确限定主要指人际交往和社会规则,这就大大缩小了社会教育的外延,著名的教育学者陈鹤琴先生在早期就曾讲道:儿童社会活动“强调儿童与社会的关系。而这句话也说明,教育过程需要儿童有能力和带着对公共服务的兴趣去参加社会活动,并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来推动幼儿的发展,并让幼儿获得良好的爱国之心,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同时她还讲到这样一个观点: “大社会也是儿童的世界,家庭怎么组织的、乡镇怎么自治的、社会上的风俗习惯怎样成功的、世界怎样进步的,这一切社会的实际问题,都是儿童的活教材。"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学前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阶段性教育,这个领域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并关注的因素,需要我们深入去研究,完善相关课题,不能让学前教育无界限,它是有学科有方向的,同时学科建设的基础是科学研究。
结语: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不同的智力因素和性格特点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在深入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不同个体在心理、特长等方面呈现不同的状态与优势,需要科学性眼光去研究,这对于学前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也要用科学化的眼光来看待学前儿童, 长善救失, 挖掘儿童身上积极的、优秀的一面加以培养、发展;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学龄前期的四到五岁是儿童书面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教育者就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抓住这一规律, 在适当的时间段对教育者有重点地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 也有利于学前教育的推动发展。掌握好良好的教育条件与教育手段,并结合发展心理学的特征要求,逐步丰富教育内容,挖掘并掌握幼儿的发展规律,合理化教育措施,进而推动幼儿科学化发展,将是发展心理学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淑香.高职院校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3):206-209.
[2]王剑.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35.
[3]王旭,刘霖芳.情感心理学与学前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05):125-131+144.
[4]崔澜骞.解析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J].陕西教育(高教),2019(09):30-31.
[5]高荣清.建构主义心理学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7,4(34):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