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张玄
[导读] 本文将首先探讨游戏教学法的内涵和意义,其次分析游戏教学法运用的实践方向,希望能有所帮助。
        张玄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三中学 233700
        摘要:寓教于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强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玩闹中已然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将首先探讨游戏教学法的内涵和意义,其次分析游戏教学法运用的实践方向,希望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法;运用研究
        引言:
        当前时代的初中生缺乏锻炼,娇生惯养,普遍表现身体素养与心理素养不健全的现象,要解决这一现象,就要从初中体育教学做起,这是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教学最大的本质差异,在培养学生身心素养方面意义重大,不过体育教学也相对枯燥和辛苦,如果教学氛围还是枯燥的,很容易消磨学生的兴趣,因此应用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让学生用更饱满和热情的态度去面对体育教学,这才是最优的教学方式。
        一、游戏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
        (一)更高效、更适当的强健体魄
        首先要说的是,体育教学作为一项运动型教学内容,自然而然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身体,强健体魄的作用,初中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长期坐在教室中学习,对学生长高、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肌肉骨骼生长、脊椎、视力等都有很多影响,开展体育教学的意义,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身体素养[1]。
        但是,体育教学活动也有一定枯燥性和辛苦性,很容易给学生带来身体上的疲惫,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减少学生抵触情绪,寓教于乐,是更加高效、更加适当、更符合现代化教育的教学。
        (二)更深入、更巧妙的培养心理素养
        要看出,当代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娇生惯养,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理解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控能力、社交能力、互帮互助意识、忍耐力等都有所欠缺,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在培养学生身体素养,更是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
        但对于心理素养的培养需要巧妙,并不是从零到一的过程,游戏教学法作为有效过渡的手段,能较少一定枯燥性和辛苦性,利用体育游戏引导学生认识体育教学中的趣味,更加深入、更加巧妙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
        这一点可以从是否运用游戏教学法来看,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严格按照田径要求去练去学,虽然也能够起到提高身心素养的目的,但学生往往会产生抵触和反感情绪,学过就忘,课后也不会继续发展,不能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


        而如果运用游戏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锻炼,或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能长期锻炼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学生的思想开放,才能更有利于持续提升。
        二、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和建议
        (一)因材施教,因兴趣施教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映带对每一位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展开因材施教和因兴趣施教,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某一体育活动领域能更好的发展。
        例如,某一学生身体爆发力出色,教师对该学生着重培养短跑项目,可采用的游戏教学有听口令变速跑、撕名牌游戏、蛙跳过关、套袋子跑等,而有的学生喜欢打篮球,教师可以采取运球障碍赛、自由活动赛等形式,让体育教学更加有效,也让学生的得到最大限度满足。
        (二)准备全面且丰富的趣味游戏
        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基础,在于准备全面且丰富的趣味游戏,只有全面且丰富的游戏,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融入兴趣,不断给学生带去新鲜感,也最大程度贴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基础[2]。
        可应用的趣味游戏非常之多,都能够起到在玩耍中锻炼的作用,篇幅原因无法一一说明,这里举其中几个例子,比如听口令变速跑、听数起跳、套袋子跑、身份牌游戏、信任背摔、多人拼图、障碍跑、九人十足等等,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趣味活动、自由活动等。
        (三)竞赛与训练并存
        竞赛是更高等级的训练,让竞赛与训练并存,在竞赛中不仅能更有效的锻炼学生身体素养,还能培养学生诸如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感等心理层面素养。在组织竞赛的时候,要注意相对公平分配,每个竞赛小组中有身体素质强的学生,也有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相互之间的竞争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竞赛的项目也可以多段组合,例如篮球比赛、短跑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糅合在一起,最终汇总成绩,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和竞争的方面。
        (四)教师科学反馈与评价
        反馈与评价是任何一个教学都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末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的反馈与评价,帮助学生制定课外的体育活动,加强课堂的延伸,并且指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分析如何训练才能提高,鼓励学生在某一体育领域,某一体育道路上持续发展下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让枯燥而辛苦的体育教学变得趣味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了身心素养,并且培养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可持续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可以说,体育游戏既是新时代新课程的要求和体现,也是提升学生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丛昊.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72-73.
[2]黄元进.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8: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