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程雪
[导读] 课改强调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数学和语文、美术等其它学科的整合,能使增加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更爱数学,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
        程雪
        宜川县城关小学    
        摘要:课改强调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数学和语文、美术等其它学科的整合,能使增加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更爱数学,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其它学科;整合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同样的方法,对于这个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不合适的。如何才能使每一位学生收益呢?在平时的在课堂上营造艺术氛围,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的艺术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轻松感和愉悦感,增进智力发展。
        1.巧妙结合语文,让数学学习充满乐趣。数学和语文虽然都是独立的学科,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文的天地里有数学的一把交椅,数学的花园里也不乏语文的一席之地。两者的巧妙结合,使得双方更加生动有趣,也使教学更加充满生机活力。数学教学中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例子有很多,其中儿歌与故事是用得比较多的。比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用到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通过这样的儿歌,孩子学起来既开心又扎实。
        2.灵活运用美术,让数学学习寓于情境。相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年龄特征使学生情有独钟于情景教学,多种多样的创设情景导入方法,可以讲故事、动画、和多媒体等,但是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有些设备条件达不到,也不能利用动画、和有条件的多媒体创设情景,在我的数学教学中会时常利用美术知识创设情景来导入新课。

比如引入《观察物体》时,我一边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出一头大象,学生个个都睁大眼睛看,听得入神,当我问到:“为什么同一头大象,有的盲人叔叔说大象是一根绳子,有的说大象是一根柱子,一把扇子,或者说是一堵墙呢?”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那是因为他们摸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我顺势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说得好,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就必须全面地进行观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观察物体》。”
        3.有机融合体育,让数学学习触摸真实。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所以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与体育有关的问题。如:在学习速度时,介绍人跑步的速度,讲到刘翔,同学的兴趣都很高;在学习初步的统计时,当通过条形统计图知道人的寿命不断提高时,老师及时问你如何提高自己的寿命,同学们都能知道可多锻炼身体。通过平时的点滴介绍,同学们心里对体育有了动力,很乐意运动。
        4.适时渗透德育,让数学学习得以升华。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个体的道德素养和升级,关键的问题不是一种认知过程的关注,而是过程中的个人情感体验和角色的成就。在数学教育中学生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对认知结构的改进方面,抓住许多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心理的运作机制,及时、有效地理解累积到改善,使其在精神上充实自己,激励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最终实现与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化改进。这个阶段的数学教材,因为大部分的内容都不是很明显,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材料,尝试探讨学生道德教育的潜在因素,知识与道德教育与分析。
        在《年、月、日》这堂课时,为了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我就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标注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香港回归日”等。在准备教学中应用题时,为了使学生在解题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选用的题材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做好事、绿化环境、节约用电用水、积极锻炼等事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教师理应摒弃当下学科的“门户之见”,渗透兼容、互补合作,积极主动去加强对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渗透的理解,善于去抓住数学知识的“生长点”以及“延伸点”,沟通学科内尤其是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努力拓宽学生发散思维,挖掘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其在教学中存在主动积极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