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0期   作者:陆树河
[导读] 高校实验室是学生与教师进行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直接
        陆树河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6000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学生与教师进行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直接影响到学生与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也关乎社会的和谐建设。近年来,随着工科类的专业不断增加,高校对实验室的投资越来越多,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软件方面的管理问题越来越明显。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生与教师的生命价值观与环境保护观念也在不断的提升,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环保工作面临着挑战。例如以往发生的实验室事故,更证明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应该警钟长鸣。本文基于此,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以供参照。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问题;环保
        前言:目前,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教兴国的理念已经很成熟,在此背景下,高校兴建了更多的实验室。实验室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带动科研教育也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已经与社会开始了密切的互动,实验室对外开放已经成为趋势,进入实验室工作、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多。实验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操作人员的急剧增加,导致实验室的安全问题频发,化学危险品与试验废旧物对环境与健康造成了严重的隐患。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问题现状
        为了有效的应对目前的实验室安全与环保问题,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各个高校已经开始研究符合当下情况的管理模式。目前,很多高校以当下政策为依据,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借此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危险化学品和废弃化学品均开始研究新的处理模式,目的在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这两者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由于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起步比较晚,管理理念与时代不符等原因,导致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经常发生,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实验室安全形势,各大高校已经加大研究力度,力争改善该形势。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意识淡薄
        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意识方面,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就是“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安全知识缺乏。很多高校实验室安全宣传与培训形同虚设,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学生和教师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意识缺乏。
        2.2安全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
        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到火灾、爆炸、毒害等等,每一种问题都依赖于制度的规范化。很多高校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全延用多年以前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前瞻性与全面性。旧的制度明显已经不适合当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形势。如果遇到突发安全问题,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必可以一直和解决实验室安全危机。
        2.3教学科研硬件设备老化陈旧
        教学科研保障条件不能满足当下需求,一般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物资保障不足,因为近年来高校连连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保障条件不能满足当下需求,很多用于教学科研的实验室,是由库房、废旧教室改造的。实验设备和电气线路已经开始老化陈旧,存在安全隐患;而是实验室人手不足,因为高校实验人员与高校教师的待遇差距较大,导致高学历的人员不愿做实验教辅人员,因容易出现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根据此情况,高校在进行实验教辅人员招聘的时候,会降低门槛,选择非专业的人进入实验室辅助实验,此举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例如很多实验后的废水废渣,得不到妥善处理,影响环境。


        三、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优化策略
        3.1加强安全培训
        高校实验室出现安全问题,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安全意识不高,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培训时十分有必要的。
        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时提升师生安全意识的最佳途径。开展安全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提升安全意识的措施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师培训方面,要进行学院、系级、实验室三个等级的安全培训;在学生方面,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熟悉实验环境、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与实验流程、掌握特殊试验品的特性性质与性能。除了以上方式,还可以每个月开展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竞赛,以此提升学生与教师的安全意识,保障教学科研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高校应该在教学科研安全事故的基础上,研究适用于本校园的安全原理与安全技术,并紧密联系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根据需求建立安全文化的样板模式,以此探索更好的实验室安全防范思路,达到促进校园、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让学生与教师可以自觉树立起现代化安全意识和理念,在实验过程中营造“安全你我他,防范靠大家”的安全文化氛围。
        3.2完善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
        要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最合适的方法。因为目前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国家在这方面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高校可以参照这些法律法规,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结合科研实际,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此作为实验人员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准则。在建立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的时候,要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可行性与科学性,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制定以后,不能朝令夕改,要让学生与教师认真学习,以制度管人,强化安全管理。
        3.3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
        针对目前高校人数过多,实验用房紧张的情况,学校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拆除已经老化的实验用房,建设新的、符合标准的实验室。除此之外,学校要在实验室内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灭火器、安全照明灯、安全疏散指示灯等等,同时根据各个实验室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防护措施。
        提升实验室教辅人员的待遇,出具优惠政策,留住高学历的专业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应该穿戴有必要的防护用品,例如手套、工作服、护目镜等等,特殊情况下要穿防护服等等。
        总结
        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决定教学科研工作是否可以正常开展,对于我国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应该提升工作理念,重视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树立安全第一的防患意识,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冯建跃,阮俊,张银珠,金海萍. 关于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几点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7):4-7.
[2]李兵,贺占魁,熊国梅,秦丽玮,万建,杨继红,胡原. 生物实验中心安全环保长效管理机制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科学,2018,21(06):155-158.
[3]侯永平,余树全,赵丽华,王进,龚群辉. 构建实验室安全监控防范体系促进实验室和谐发展[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1):226-229.
        
        
姓名:陆树河   出生年月:1985年7月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内蒙古太仆寺旗   毕业院校:西安科技大学 毕业专业:矿物加工过程   学历:硕士  职称:工程师 研究方向:高性能结构陶瓷   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7106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