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娟
湖北省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432000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党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和教师两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内在要求和主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政策研究创新的主力军、是党的理论政策的传播者和宣讲者、更是党的理论宗旨的践行者。但是因为主客观多种因素,其应有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对此我们做了原因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党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对策
高校党建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总要求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要求,更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党建包括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以及领导班子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思想政治建设是首要内容。党的思想建设是指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重点是使全党坚定理想信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武装的问题不解决,一切皆无从谈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 、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等,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深层次思想问题,特别是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以及更深层的信仰问题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有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党建中的作用及发挥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党建中的应有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实现高校党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建内涵式发展即从实践层面对高校党建教育内容和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高校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注重学校理念、学校文化、组织建设、党建理论素质、党员质量和水平方面建设,结合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路线、党的原则和纪律、党的作风、党的目标和宗旨等培养人才。1其中,关于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路线以及理想信念中的很多内容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所涉及的最主要内容。显而易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是高校党建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党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关乎党的事业成败,这就坚定了高校党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于培养大学生来说,固然要培养他们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使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本领。党建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自觉自愿地为人民服务。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主渠道,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中的作用是其他手段和途径所不可替代的。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实现高校党建目标的重要途径。高校党建的目标: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人才保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把高校党组织建设成为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积极争取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政治性及意识形态倾向是非常明确且坚定的,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教育--引导--影响学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高校党建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党建中的作用发挥
不可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党建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距离高校党建要求和其本应担当的使命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毋庸讳言,多数高校领导思想上和行动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并非所有高等院校都是如此。在不少高等院校,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纯粹的思想理论教育,人为地把它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只停留在文件上口号上,学校领导者实际上并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也未采取有效措施。在党建工作中,各级领导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在行动上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党建有机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结果很难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全面开展。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在党建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实现。首先,在当今中国教育往往被当作一种改善人的物质生存状况的投资行为。在这种偏颇理解教育意义和价值的情况下,注重实用弱化政治已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心态,他们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甚至认为“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于是在思想上抵制,行动上消极应付,比如考试前几天死记硬背以应付必须通过的考试而已。其次,相对传统且保守的教学方式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尝试,以增强实效性的教学改革探索也如火如荼,比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被普遍采用;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研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对策
(一)学校充分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夯实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及学生党员系统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党的理论知识的前沿阵地,学校及领导应充分重视这一阵地功能的发挥,提供平台,完善机制。一方面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和创新。鼓励教师探索新理念,运用新方法;科学全面的进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另一方面,勇于开放教学空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面参与到假期社会实践、支援服务、社团活动等实践教学活动,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党建中的应有作用。当然最根本的在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姿态和口号上,还要切实表现在制动和行动上。
(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实现其在党建工作中应有作用的真实发挥。
1、认真钻研运用好新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有了整合更新,增加了很多新思想、新说法、新论断。相关任课教师必须吃透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及时更新教案、教学课件及教学案例,及时生动有效地反映党和人民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于此同时,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推进电子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新问题的反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党建工作的能力水平。教育和引导教师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学、真懂、真信和真教。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深入实践,了解学生,讲求授课艺术,提高教学能力。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崇高的人格魅力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3、各方面协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助人者应先自助,而后助他。只有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过通过职业生活感受到幸福,最终把自身的职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诗意地栖居在大学校园里”,才能产生无穷的工作动力。
注释
①高玫.试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党建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参考文献
[1]刘基. 新时期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M] .兰 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 2006
[2]朱前星,马启悦.论21世纪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J].文教资料,2011
[3]郦江妍,徐磊.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9
[4]刘文文,姜丹丹.高校基层党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5
[5]程奎.新时代高校党员如何培养战略思维[J].人民论坛.2020-05
基金资助: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18GB140);校级教研项目: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机制探索(项目编号:2018B02)
作者简介:侯玉娟,女,河北唐山人,1979年出生,硕士,副教授,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思政课部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