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刘春凤
[导读] 摘要: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利用互联网发展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在促进农业生产要素集成优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黑龙江省嫩江市伊拉哈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嫩江  161499
        摘要: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利用互联网发展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在促进农业生产要素集成优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策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中以互联网为切入点,分析利用互联网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性,最后给出具体发展措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
        关键词:农业发展;互联网;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效益
        我国互联网发展正经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变。相比于消费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互联网将为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机遇和技术条件,对经济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互联网+农业”就是农业农村发展的起点和转折点。作为农业大国,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一.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王召明表示,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呈现优质化、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但是农业供给体系总体上缺乏对需求的动态适应和反应能力,供给结构的调整升级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因此,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需要。
        “互联网+农业”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重构农资商贸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的精确化生产和销售零库存,消除供需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同时,可以提升农业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打造农产品质量监督和追踪溯源体系。还可以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服务等全流程的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大融合。
        二.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利用互联网推动传统农业向知识型智慧农业发展。
        知识型智慧农业将知识经济作为内核,重注农业的多元化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与进步,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经济增长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已经变成了技术、信息。快速发展的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已经不在满足于传统生产资源的投入,而更多的是依赖于如何更快更好的运营现代技术,信息的获取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传统资源型农业不同,知识型农业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多元化农产品,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相结合;依托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商城等平台和企业,加快打造农业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把农产品电子商务打造成为农村创业、农业创新的主要阵地。同时,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未来将建设大数据云平台、农情智能监测站、测土配方智能施肥服务中心、无人机统防统治、设施农业物联网等现有资源,建立生产信息大数据库,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2.2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要发展某种原来没有的新产业、新产品,或者放弃原有的某种旧产业、旧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这种调整,首先推进农业的内部融合,核心是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强调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建设现代的饲草料产业体系,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二是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关键是加快农业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也就是“接二连三”,利用大数据、智能加工等方式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健全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创新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模式,加快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的有机衔接,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的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兴业态。
        2.3利用互联网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会从产业发展成本的角度去进行研究,通过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来提高产业效益。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在四个方面:首先,通过互联网可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农业信息与其它产业的信息相比,具有更强的分散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它不仅包括市场供求信息,还包括科技信息、气象信息、政策信息、管理信息等。对于每个农户而言,及时地获取以上各方面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获取信息的成本是十分高昂的。而利用互联网,则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方便快捷地进入信息系统,及时、准确、经济、全面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可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快速、准确地找到市场,推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经济效益。其次,通过节约流通费用来提高经济效益。农网的使用可以缩短买卖双方的距离,减少流通环节,简化交易程序,大大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节约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再次,互联网的应用可以使农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求到较多的供应商或顾客,通过选择理想的价格和其它有利的交易条件来提高效益。最后,互联网有利于涉农企业和农民尽快找到适用的农业科技,加快科技进入生产过程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但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生产负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智慧农业生产等平台建设的推动下,农业资源整合的效率和水平也得到了稳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蕊.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途徑研究[J].农业经济,2016(3):26-27.
        [2]李丙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134-135.
        [3]欧阳韬.如何利用“互联网+”加速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107-108.
        [4]刘艳军.“互联网+”战略下我国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战略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6(3):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