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和田供电公司 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为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需不断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方位建设。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决定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面较为广泛,施工阶段较多,而各个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因而直接增加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本文就电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关键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行业之一,由于电力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国家虽然对此投入的资金较大,但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对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各个环节之间仍旧存在诸多难题。为了更好地完善相关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进而更好地推动电力行业蓬勃发展作出一定的分析和探究。
1电力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项目审批不规范
电力工程项目实施包括很多方面,工程实施阶段的项目都需要签订合同来作为保障。由于制定合同的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得不够透彻,在制定合同中常会出现因某一项内容表述得不够清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加上审计部门对合同内容的审核不彻底,在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给签订双方在项目合作上带来利益纠纷等问题。
1.2未形成系统的造价管理模式,预算编制不合理
综合来说,经济非一二线发达的地区,大部分造价预算的编制人员,其职业综合素质并不高,对应的专业技能并不强。面对繁杂的工程设计清单,由于其业务能力水平不高,对工程的实际开展情况无法进行深度、全面、切合实际的调查分析,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各类漏项、缺项等问题,对工程建设中各个阶段、各个节点的费用支出情况无法精准地预测或全面真实地反映。未进行准确地计算,而导致工程计划费用与实际工程费用出现较大的偏差。对造价设计与管理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精准性,继而导致工程的实际开展中失去其应有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可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而另一方面相应地增加施工综合成本,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
1.3电力工程造价操作不专业
工程造价是一项专业的工作,需要专业的造价控制人才,尽管企业在培养工程造价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仍十分匮乏。并且在一些单位还存在以下现象:非专业人才任职工程造价师的岗位,即在岗没有证件、有证的却没有从事工程造价的岗位,这一现象对电力工程造价核算有着严重影响。此外,部门领导的意识常常会左右工程成本预算,以及其他诸多原因均会造成公司内造价控制不专业、不合理及不准确的现象。有些单位直接选择专门从事造价咨询的机构开展工程造价工作。但是市场上咨询机构的能力有待考量,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机构夸大自己的实力,选择该类机构会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的效果。同时,咨询机构受制于主管部门,对工作缺乏独立性,无法科学客观地进行电力工程造价工作。
2电力工程造价的动态管控措施
2.1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施工过程中,难免产生与设计方案起到一定冲突的临时变更决策,即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由于设计变更而再次增加建设规模,又同步提高了整体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即加剧了成本的产出等,即应当落实“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管理体系。对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特别是直接涉及费用增减的变更活动,必须确保设计单位总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总工程师的现场同步签字确认。应注意的是,如若变更,必须提前申请,以尽可能降低工程损失,例如拆除已经完成的项目,则造成材料的损耗,对此,现场监管人员的同步监理工作即是重中之重。
2.2严格控制成本
电力企业必须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这就要求企业应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具体而言,电力企业应将项目成本管理视作总体目标,并在电力工程项目中进行严格要求。有效地规划成本,跟踪并监督实施情况,再对成本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然后加以分析,这样便能有效地完善成本控制制度,与此同时还能提高电力企业对项目的经营管理水平,避免工程成本存在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3全过程造价风险全面感知动态分析技术
全过程造价风险控制一般可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分析、风险控制以及反馈优化,通过对电网工程不确定性风险变量采取分析技术和控制措施,达到降低损失和控制造价的目的。在风险识别中,须对输变电工程价格风险、安装风险、建筑风险、路径风险、地质风险、社会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进行详细记录和计算分析,对于波动范围大、发生频率高的风险因素进行跟踪控制,一旦越过风险临界阈值,就对其进行精准控制。风险度量是对风险变量和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描述,通过挖掘各子项费用与风险变量的函数关系,利用概率分布、非线性模型等科学度量风险因素对于各子项造价的影响程度,真实反映出在风险变量影响情境下的造价水平。风险分析则须借助智能分析模型对风险变量的敏感性进行判断,了解风险因子变动对电网工程造价的动态影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风险控制措施,以供决策所需,常规风险分析模型包括蒙特卡洛模拟法、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法(ANFIS)、神经网络法(ANNs)以及Mapreduce并行算法等。风险控制和反馈优化则在风险全面感知的基础上形成风险控制策略和反馈优化机制,进一步加强造价风险防范和风险预警。
2.4电力工程造价师队伍建设
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公司可以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提升队伍战斗力。对外采用外聘的方式,招聘一些技术专家来规范化公司工程造价核算流程、项目管理流程等。对内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聘请专业团队或公司专家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工程造价课程和实战经验,提升团队素质水平,为更好地服务电力工程造价奠定人才基础。
2.5优化造价管理模式
造价管理模式不完善是电力工程实施造价控制中的重要问题。在工程实施前期,需要相关造价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出准确的评估和判断。如制定合理、规范的设备管理模式,通过对设备的成本和耗能大小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促使企业节约成本,减轻企业在施工作业中因高耗能的设备带来的高成本投入。同时,需要优化对造价人员的管理,提升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造价信息的准确无误以及公平公正,保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后续施工作业顺利的进行,减轻施工人员的压力和工程的费用损失。
结语
当前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正处于全面、深度优化的阶段,电力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涉及规模较大、资金投入高、涵盖内容广,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也较多。对工程的造价,必须依托全面化、深度化的全过程管控,从工程开始阶段到工程竣工阶段都切实进行精细化的管控。造价管理不仅仅只包含电力工程相关知识,还延伸到经济运作等,必须同步增强工程设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科学、精准开展工程为核心导向,以工程质量高标准、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全过程的监督保证工程的高效开展,保证工程资源合理配置,从根本上降低工程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造价合理化控制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9(15):110.
[2]孙少雄,左轩瑞.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造价合理化控制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7):1396.
[3]梁丽凤.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造价合理化控制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9(7):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