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合唱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莫文娟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深化
        莫文娟
        广东省肇庆市颂德学校   52606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深化,应试教育的模式慢慢朝着素质教育推进,不再是简单追求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音乐作为学生重要的一门培养艺术素养的课程,合唱教学一直被各大高校提倡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未来通过合唱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关注和研讨的主题。
        关键词:合唱教学;艺术素养;音乐
        音乐一直作为被学生钟爱的一门课程,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变,音乐也是更多的被带到课堂,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合唱的模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一、合唱教学拓宽学生音乐知识
        音乐是一门融合了很多学科知识的艺术学科,想要真的学好音乐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地理还有相关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一个人想要更好的理解音乐本身,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算是真的进入音乐的大门,一个学生想要学好音乐,简单的掌握唱歌跳舞还有一些简单的音符的演奏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说是简单掌握了如何使用乐器,如果想要真正的领略到音乐的精髓,需要扎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些文化知识的熏陶也是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积累过程,也是学生慢慢强化个人和集体音乐素养的关键,做到厚积薄发才算是真的理解音乐,懂得音乐。
        合唱对于参与的学生或者指挥的教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都是一个可以更好的学习机会,教师需要更多的了解音乐理论、如何训练等相关知识;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合唱的基础,合唱如何开展,合唱的特点等,合唱需要学生更多的去了解合唱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加强文化和音乐素养,才能更好的理解音乐,才能让自己融入到合唱中去,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表演,而是团体一份子的表演。
        例如花城出版社初中音乐其中的一课《解放区的天》,这是一首20世纪的歌曲,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主流流行很多进步歌曲的流传,《解放区的天》就是那个时代下创作而出的,表达着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学生想要理解这首歌曲,需要学习相关时代的大背景知识、文化知识和地理知识。让自己置身于那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情绪才能够更好的和当时环境的融合,能够更好的体会那个时代的情感,合唱过程中才能表现的更真切,也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浸润过程。
        二、合唱教学提高学生视唱能力
        视唱能力是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视唱能力的培养也是激发其他音乐素养的前提。
        合唱属于集体性参与活动,教师需要保证全部学生在一个节奏,发出准确的音高,这是完成合唱的基础条件。合唱的关键在于统一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其整体表达和谐,同时能够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意志的表达,能够让学生表达出一致的情感和意志。视唱作为合唱教学中重要的练习项目,能够让大学生融入集体的一种练习,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身部,同时能够抓住身边人的身部,这时候合唱的练习就能够迅速的融合,能够很快的表达音乐的本质。视唱包含听觉训练、视觉训练和感觉训练,视唱的加强练习能够提高学生领略音乐资料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演唱水平,也是在提高学生理解和感悟音乐的能力,也是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初中音乐课程中《雨后彩虹》这首合唱歌曲,这首合唱歌曲的作曲家利用自己对合唱艺术规律的充分领悟和丰富手段的掌握,包含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深切理解融合起来创作的歌曲,这首合唱歌曲对于教师和学生理解的难度都是大大增加,只有学生都是经过长期的视唱训练才能理解《雨后彩虹》其中蕴含的情感表达和其中声部、色彩调配技巧,才能在合唱中更好的唱出来,能够把整首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

其中有雨后的彩虹高挂的浪漫场面,也是为了表达改革开放时期国家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是对于国家前途的美好的希冀,这种美好的音乐画面需要学生长期进行练习的视唱能力才能体会这种细腻丰富的情感,也能够更好的把握住作曲家的那个时代下的情感,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表达出属于那个时代的情感,也是对于过去感情的一种重现和回忆。
        三、合唱教学提高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音乐合唱的最终目的是唱出来,学生可以把音乐作为一种感情传递的工具,在音乐合唱中不仅完美的表达出歌曲本身的情感,也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传输过程对于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大有益处,对于未来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音乐和感情一样需要表达出来,才会在表达的过程中越来越细腻。也是学生对于自己领悟歌曲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的一种情感的混合表达方式,也是学生声部训练和技巧的强化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能力。
        例如花城出版社初中音乐中课程《我的中国心》,整首歌曲表达着我们无论在哪里,无论在做什么,都拥有同样一颗中国心,是表达对祖国的依恋之情,也是对祖国近几年的发展进步感到骄傲,整首歌曲表达的感情比较热烈,是作为中国人的一种骄傲,和地域没有关系,和时间没有关系,这样的合唱歌曲对学生的感情抒发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可以很好的抒发学生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也是培养音乐素养的一种很好的练习手段。
        上述谈到的三种方式对于合唱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手段,是对于未来素质教育趋势的一种很好引导,也是各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可以参考的方法和思路,希望在未来音乐合唱教学更多地进入到课堂,能够对于学生的情感、音乐素养、历史文化知识的加强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
        结束语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始落实深入,也是促进教育方式的一种加速进步和改革。音乐也不再是为了应试教育让路,而是慢慢的开始被教育部门重视起来。音乐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更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投入进来,愿意为之奋斗终身,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其中合唱教学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基层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去努力研究的方向,能够通过音乐合唱教学的模式将学生音乐素养逐步提高,让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双凤.浅谈在合唱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7):36.
        [2]蒋宏兰.善用合唱教学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6(09):32-33.
        [3]王蕊.如何在合唱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J].职业,2015(23):172.
        
        
        
        修改:
        1、摘要里提到:“合唱教学一直被各大高校提倡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我觉得可以删掉,我们主要针对的是初中音乐教学,可以改成:合唱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富有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学生会从中获取音乐的直接经验以及音乐的情感体验,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有着独特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强调:“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例如花城出版社初中音乐其中的一课《解放区的天》,这一节课在花城版的课已经取消了,没有了这一节课,可以换了一个例子。可以《军民大生产》,但是后面的内容要改一下。
        3、加入第四点:合唱教学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