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9期   作者: 陆红云
[导读] 初中教育除了教导学生知识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培养出技术过硬且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陆红云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蒙古族学校  137200

        摘要:初中教育除了教导学生知识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培养出技术过硬且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生;生命教育;必要性;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最为丰富的时期。初中学校除了需要教好学生基础知识,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改善青少年生理、心理、道德三者发展的不均衡性,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二、初中学校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
        面对内心的情绪这个问题时,只有30人选择了充实且快乐,其余的学生多少都存在“负面情绪”,比如生活平淡、空虚迷茫、困惑麻木等。只有不足37%的学生找到了满意的人生目标,其他学生都处于一种迷茫状态,这和当下初中生大部分学生的精神面貌比较吻合,这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和背景。初中生需要学校给予精神世界的创建指导。
        (二)对生命的认知模糊
        如何对待生命,对生命的理解程度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初中生都能做到珍惜生命,但是仍有近20%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这说明,当下初中生中为数不少的学生的生命观念是模糊的,对如何缓解消极情绪存在误区。
        (三)接受的生命教育很有限
        对待学校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展的必要性这个问题,有超过89.8%的学生认为是有必要的,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意识到本身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生命教育来改善,比如提升对生命的认知、对生活目标的确定、对心理的调整,这些靠课堂知识无法弥补或者满足。但是目前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程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有50%的学生认为有开展但是比较少,而且基本都是在其他课程中有所涉及而已。
        三、初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学校师生重视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学校只有从上到下认识到初中生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才能重视生命教育的开展。生命教育其实在很多学科尤其是文科类中早已进行了渗透,但是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命题,涉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需要有完备的课程体系建设。本校开展的“创新初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通过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组合,对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从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这三个方面来开展课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生命的长度是生命的整个过程。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学习从理论上认识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其次,“生命的宽度”意味着生命可以拥有很多知识,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生命的高度”则是达到一个怎样的人生目标。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人生目标,获得努力奋斗的动力,创造并提升自身的人生价值,主动承担起建设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同时,整个生命教育要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生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尊重他人,学会正确处理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尊重人与自然之间的规律,寻求和谐共处的方式,将自身融入社会和自然中去,更加自如地生活和学习,提高生活的幸福度。
        (二)要从多方面加强对初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受课程的限制,独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比较困难,可以按照条件整合现有资源,把生命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生命教育融入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课程中加大生命教育的渗透,以达到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教育效果。
        一方面,坚守校园教育阵地,结合课程内容,以多元化形式开展课程活动。初中生对生命认知不同的现状要求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生命教育,对全体学生,可通过公共讲座、电影赏析等方式,讲述生命的不易与精彩;对部分学生,可通过辩论赛、选修课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的意义,珍惜身边的一切;对个别有伤害自身甚至伤害他人等过激想法的学生来说,需要重点关注,可通过定时心理辅导、观看残疾人运动会等方式,激励学生热爱生命。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拓展生命教育的教育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和单调。目前教师已经深入研究了宁夏教育云平台、宁夏云校家教学助手,形成生命教育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生命教育。在这些平台上,有班级圈和同学圈,设置相应的互动话题,设置讨论区,方便师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交流。
        (三)加强家庭教育,构建家校沟通桥梁
        家庭对初中学生生命价值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学历要求,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生命教育,继而造成孩子生命价值观的缺失。父母应给子女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宽严适度,以科学民主的方式教育子女,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需要提高素养,严于律己,起好榜样示范作用,对子女形成良好的影响,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子女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再次,家长应教导子女勇于承担责任,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肩负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这就需要家长适当让子女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父母的伟大,帮助子女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对社会、对父母感恩,珍惜生命就是最好的报答。最后,家长应该加强与学校以及老师的沟通。家长要积极主动与老师、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子女的生活状态,预防问题发生。
        总之,生命教育作为人文关怀教育的一部分,可以促进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价值,同时还能系统地认识到生命除了“长度”,还要有“宽度”和“高度”,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增强自我建设,树立健康向上的生命观、人生观,提高面对人生挫折的抵抗力,使人生更加宽广、深厚。
        参考文献
        [1]陈红健.关于职校生生命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2]吴红梅.初中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J].职业,2013(8):149-150.
        [3]王建国.初中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3(5):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