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贤
湖南省娄底涟源市六亩塘镇峦峰学校 湖南 娄底 417100
农村潜能生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遗留的问题,学生缺乏学习认知、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差等。都是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潜能生形成原因展开了探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策略
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大部分农村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欲望低。而这一批学生被称作潜能生,农村潜能生的转化问题十分复杂,教师费时费力,往往没有效率[1]。因此针对该现象本文对农村潜能生转化问题展开了探讨。
一、小学数学潜能生形成原因浅析
(一)陷入“恶性循环”泥潭,形成心理障碍
潜能生的心里障碍问题时影响转化的重要隐私因素。一方面潜能生由于成绩一般需要接受家长和教师的责备和埋怨,心里自卑,缺乏学习的信心。另外一方面农村家庭父母外出工作,学生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都缺乏情感上的关爱,以及缺乏对于学习的基本认知,部分学生对于对数学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2]。
(二)养成了依赖心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潜能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严重依赖心理,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本人布置的一次测试,有一道分数运算题:,部分学生算了=0,还有部分学生则是算了,从中可以看出潜能生缺乏自我检查的主动性。除此之外,这类学生当缺乏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上课就开始开小猜、打盹,精神力无法集中于课堂的学习。
二、农村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策略
(一)鼓励激将,帮助潜能生树立学习信心
针对潜能生缺乏自信以及对学习缺乏认知的情况,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抬起头来,因此教师也就必须教学中给予学生表扬和自信,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重新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本人的一次教学经历作为论证案例:学生小金(化名)在五年级接班时成绩不及格,货真价实的潜能生,并且原来班级的数学老师给我提醒该生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五年级刚开始教学时,这个学生上课不认真,上课捉弄同学,常常破坏课堂的教学氛围。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我于小金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本人利用空余时间帮他补习。一次课堂提问中,许多学生都举手回答问题,我发现小金也举手了,便叫他回答问题,结果班上满堂哄笑,此时我及时转变教学氛围说道:“小金开始能对老师的问题思考了,他进步了。
”最后该生小考数学97分。从这次教学经验中可以看出潜能生极度缺乏学习信心以及学习帮助,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使用激将法和鼓励法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自主合作,促进潜能生养成良好习惯
针对农村地区潜能生学习成绩差、人数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教师帮助自己降低学习的压力。但是考虑到部分学生基础能力较差,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严格遵循分层伦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培养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首先教师需要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其次,多花一些时间了解潜能生。设计一两个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增强潜能生的自信心。②认真做好补差工作。大部分的潜能生是无法消化新知识,教师可利用中午休息为他们补课。结对帮助,齐抓共管。教师需要联合家长,与经常与家长电话沟通,进行家访。同时教师可以给选择潜能生一个学习尖子生进行扶持帮助。④为了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业进行隐性分层。比如在学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师可设计一些简单的基础题留给潜能生回答。如下:①基础题: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18,这个数是▁,它的因数有▁。②爬坡题: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商是8,且没有余数,那么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突破题:510公交车、610路公交车早晨6点同时从起点站出发,510路车每隔6分钟发一辆车,610路车每隔8分钟发一辆车,它们第二次同时发车是什么时候?
(三)情境教学,增强潜能生数学学习体验
基于上文的论述可知潜能生的成因不同,但是表现的特点较为一致,主要是缺乏学习认知、学习兴趣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潜能生的生理特点,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帮助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知识有一个具体地理解。突破思维困境,实现思维创新。
比如《长方体》(五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场景。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导出修游泳池的动画视频,然后根据视频进一步进行讲解:同学们,某体育馆计划修建一个长50m,宽30m,深2m的游泳池,游泳池的底部和侧面要贴专用面砖,这种砖的规格是0.25cm*0.25cm。根据上述的要求,这个游泳池最多能装多少升水,另外这个游泳池要花费多少的专用面砖费。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转化潜能生的目标,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关注自身的教学定位,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激将学生,帮助潜能生树立学习信心。同时开展自主合作教学,促进潜能生养成良好习惯。另外通过情境教学,增强潜能生数学学习体验。从而为学生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娟.对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05):61.
[2]王定宇.基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后进生问题刍谈[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