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赵腾民
[导读] 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最为根本的教育

        赵腾民
        山东省东明衡水中学274500
        摘要: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最为根本的教育,它包括由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身体素养、科学素养为一体的总体教学素养。为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结果,帮助学生完成全面发展。教师也应该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加强人文关怀,加强社会实践,组织主题班会。促使学生完成整体发展,让学生能够在更好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而教师也要对德育教育的相关难点进行认知,与时俱进的更新自我教学观念。做好班级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真正能够成为不断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
        学生所拥有的思想政治观念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期的社会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这时在教学学生相关知识时教师也必须加强整体班级的德育教育。在高中进程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加强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完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人文能力,让学生在高中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我的光彩。
        一、构建有效的教学环境
        高中阶段,文化课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转变思维,依托校园环境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学工组中,学校可以为心理教师提供相对独立的心理咨询室,教师也可以借助校园内的宣传栏,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及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减轻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课外活动中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有效构建学生的德育教学环境,学校可以从学生的课余生活,人手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也可以在学生的平常生活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借助学生的就餐时间,利用学校的广播为学生进行相关励志故事的讲述,也可以在学生易于观察到的宣传栏中,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宣传。以此,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
        学生正处于自身人生、价值观建立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只依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在高中心理健康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聊天软件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家长给予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合理的家校联谊活动,邀请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双方协作开展高效的高中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等相关平台,建立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与学生家长的详细交流学生在学校的实际表现,为学生制定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他们对于不同事物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看法。这时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十分的紧张,那么学生势必会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所作所为产生厌倦心理。他们在内心中没有了解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以及用心良苦,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很难起到一定作用的。


        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着重学生的整体成长,建立和谐而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该在班级内尽可能的关注一些问题学生和班级内的学困生。学困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还是较差的,他们对于各类学科学习并没有太过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掌握足够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类学困生,教师要分析原因,找出学生学习的问题所在。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对于不同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方案的教学方法。用心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点滴学习过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自信。其次,老师也要一直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实时表扬。而对于学生的不足点则要及时反馈,加强指导。只要学科教师和老师做好相互对接的工作,那么班级内的学生也一定会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之下具备德育意识,了解学习重要性。
        四、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品格
        有效的实践活动能够凝聚出班集体的整体力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板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为此高中阶段的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要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了解相关经验并获得自身内心的独特感受。它能够帮助学生对社会、对自然、对自我产生一种整体认识,在高中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抓准整体管理时机。
        展开多样式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班级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分享了解乐趣。这也会逐渐养成学生积板进取的良好品格,例如平常老师就可以利用一些下课时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并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特长点。如果学生在某方面有闪光点,那么老师也必须要以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自身在班集体的相关作用。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节假日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如在元宵节老师就可以展开专项的元宵晚会,学生自己动手布置会场。在元宵晚会上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跟随教师的步伐唱歌、跳舞,他们会在舞台上尽情表现自我。这些丰富的活动滋润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它也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发展。
         结语:
        优秀的高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良好行为,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以及道德品质。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展,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周忠波.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79.
[2]朱财.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88.
[3]张兆娟.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67.
[4]谢睿.微时代高中德育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J].林区教学,2020(06):1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