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瑜瑜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三中学,陕西 榆林719000
【摘要】我国教育在不断的发展,语文学科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语文教学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阅读是学生在初中时期较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但是现阶段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加强,所以本文针对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
学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让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教师在上课时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还是只对学生解释文章中句词,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意思,导致学生不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研究以及剖析,不能深刻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教的学习,缺乏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陷入困境,渐渐失去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加以改变。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教学,而不是以讲解知识为目的教学。
(二)教学设计存在问题
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会相应的知识。现阶段新的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很多教学方式还留存传统教学的影子。不能说传统教学就不好,传统教学中也有好的方面,但是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课堂更丰富多样。而且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上课的进度,灵活变换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一般都是在课堂上直接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在保证知识教授准确全面的情况下,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交流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阅读素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尊重差异,鼓励个性化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将课程内容进行逐一讲解。
但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既能够容纳每个学生的个体思考,又会受到群体思维的限制。因此,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兼顾整体教学进度又给个体自由发展的空间,成为目前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生活环境、情感价值都有所不同。在进行课内文章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联系教材文章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评读学生观点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差异,不从价值观的对错方面进行评价,而是用正确的思维观念去引导学生转变思路。只有互动的、双向交流的课堂才是真正能让学生自由发言的课堂。个性化阅读课堂的开放氛围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升思考质量,启迪学生对任何言论观点都有自己的看法认知,不随波逐流,进而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三)注重启发,唤醒阅读感悟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任课教师应以引导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摒弃“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但是,教师在启迪学生主动思考的同时,
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感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阅读和品鉴文学作品的同时还能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在学习到《蝉》这篇短文时,学生也从蝉蓄力十七载只为长鸣一个盛夏的生命经历中,感悟到要珍惜生命,并让自己的生命迸发出璀璨的光芒。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学生可能会有疑惑,而这种疑惑正是“学而有所思”的表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任课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敢于质疑,并带领学生探究问题,努力解答问题,在阅读和感悟中启迪人生。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将课堂内外有效结合。教师要积极调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使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一隅,而是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空间,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任课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活跃。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积极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互动性极强的实践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把他们从教师单调的教材讲解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进入一种更生动、更加立体的学习模式。与此同时,这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对拓展其思维空间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有效阅读不但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桂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新课程,2018(8):7.
[2]王迪.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9):109.
[3]潘明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2):141.
[4]熊伟琴.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