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锴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常么小学,广西 隆林 533405
摘 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是我们所谓的学困生,对于学习中的这一特殊群体,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在实施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尤其会出现许多教学问题,比如“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数量的增多。这样的学生群体,必然会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严重的影响。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就业。在新的课程改革脉络下,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如何通过多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以实现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进行有效的转化。学困生因为具有很多缺点,因而经常受到老师们的批评教育,也经常受到家长和同学的批评。他们往往在同学中间抬不起头来,这时需要的是教师的关怀,家庭的温暖,集体的温暖,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只有通过不断的对其加以引导,学校真正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教育,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开发的才能,才能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减少学困生群体的产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产生原因;应对策略
我国的教育虽然以所有学生为对象,但由于教育改革的持续实施,小学教育的两极化尤其明显。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学习障碍的学生,当前加强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办法转变战略和改革工作迫在眉睫,需要引起国家,学校和家庭的普遍重视。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产生的成因分析
(一)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会更加活跃,更加的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往往会选择脱逃,并且由于跟不上教师的进步导致信心不足,更加悲观,成绩好的学生则会更多地参与学习和活动之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们常常选择躲避和反抗,这种发展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
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一般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学习上会遇到很多问题。上课前不预习的习惯,上课时不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后不会自己主动的复习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要点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业上遇到困难的很多学生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对家庭中的疾病、离婚、死亡影响的影响,导致学生们对学习产生抵抗感的家庭问题。小学生的精神状态很弱,家庭的变化常常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巨大痛苦,使他们感到压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四)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影响
教师教学方面主要是因为教师只注意对教科书知识的说明,忽视了孩子们的能力和接纳程度,根据学习更好的学生的接纳程度整理授课日程。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被忽视。更何况,部分教师也有批评和嘲笑学生的意向,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他们不能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不断降低。
二、提高小学语文学困生成绩的方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掌握有学习障碍学生的信息,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帮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学习前进。
(一)教师应加强观察,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不认真的进行指导,甚至老师故意安排在角落里,这种敷衍的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和认可,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也是一样。老师应该保持一视同仁的正确态度,学习真正理解各学生的方法。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学生们常常避免与老师直接接触,所以老师应该主动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被遗弃,并乐于和你交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解决问题,摆脱学习障碍。例如,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学生非常抵抗与他人沟通。在许多人的理解之后,我们发现,学生家长的矛盾和经常吵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们通过与学生们真诚的对话,理解这种状况,并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学习,积极说服学生。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的老师常常在语文教学中按部就班,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们传授有关教科书的知识。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关心这些枯燥的知识,无法专心学习,学习上遇到困难。小学生们对乏味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但对活生生的知识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将教科书中的内容变成现实,让学生体验到教科书中对情况的说明。这样学生们就会很好奇,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们比枯燥的更容易记忆清楚,更容易理解的教科书内容会被积极地探索。
(三)教师应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往往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毅力和坚持。老师要制定一个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特殊的学习计划,相对来说学习基础薄弱,所以老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简单到深到难的分别进行讲解。这个方法,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容易接受,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容易增强信心。反之,如果老师一开始就给学生灌输没有分类的知识,学生遇到难题时,就会对自己的困难产生丧失和恐惧,这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信心培养没有帮助。除了将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浅显到深浅进行说明外,应该以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特性为基础,定期进行练习,整合学生的知识,并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习障碍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地调整休息时间。
三、总结
每个学校都有学困生,这是个社会问题。无论学生的素质如何,国家,学校和家庭都要帮助所有学生,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给予帮助,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信心。针对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改革战略是国家必须解决的紧急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和发展,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娜娜.如何提高学困生参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积极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87.
[2] 张珂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才智,2020(01):8.
[3] 才让道吉.语文课堂中对学困生激励性评价的现状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7(02):148.
[4] 罗志燎.关爱学困生,静候花开的声音——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0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