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姜鹏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8期   作者:姜鹏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水平不断提高,所面临的作业环境也日益复杂,做好电气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作业效率与质量。
        (开滦集团吕家坨矿业分公司开拓二区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水平不断提高,所面临的作业环境也日益复杂,做好电气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作业效率与质量。文章通过对电气设备维修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的维修管理措施。
        关键词:煤矿设备;电气设备;井下设备;维修管理
        引言
        矿用电气设备稳定运行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煤矿自动化水平,电气设备主要通过内部控制电路进行送、放电功能,控制电路具有短路、过流、过压、联锁等保护功能;但是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受设备安装环境、设备安装质量、供电网路稳定性等影响,电气设备内控制电路经常出现故障,不仅加大了电气设备检修难度,增加了设备维修费用,而且很容易发生煤矿重大电气事故。
        1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由《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技术规范、各大设备管理制度、综合电气设备检验仪器等组合而成,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有效提升并强化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也被提高了重视度。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作业的意义,首先在于有利于防止或减少由于设备故障而引起的人员伤亡。历年来,由于瓦斯爆炸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据惊人,对于煤矿行业和社会发展都是沉重的代价,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不断改善矿井作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员安全,对煤矿企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实施并不断完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有利于保证电气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降低生产作业成本,从而提高矿井作业效率与综合效益。电气设备的应用贯穿于矿井作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来进行,从作业环境的改善、电气设备的采购与定期维护、电气设备负责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煤矿行业的长效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2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设备老化
        机械和电气设备的老化是最典型的技术故障类别,其大大降低了降低了矿山设备的运行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矿山设备的维护工作量。煤矿电气设备的老化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由于利益的过度研究煤炭生产,煤炭企业忽视了治疗技术设备的老化。由此可见,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仍存在老旧设备,从而加重了负担和煤炭生产,从而导致费用的增加。
        2.2井下电气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
        第一,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只是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检修,或者电气设备出线短路跳闸、装置故障报警后才进行处理,处于一种被动检修状态,无法对设备故障进行预防。第二,井下电气设备在每次检修完后只是将问题简单地记录在登记表格上,由于人员保存不当,时常发生记录丢失现象。同时多年的记录保存、整理和查找工作也较为困难,也不便于事故的统计分析,为设备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第三,井下电气设备的检修记录有时受环境所限,职工存在不记录、应付工作随意填写的情况,对日后的检修情况跟进造成困难。第四,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没有有效保证,责任人主体意识不强,维护检修责任划分不到位,存在拖延检修的情况。
        2.3气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存在振动问题
        企业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振动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故障现象。存在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泵结构问题。当电气设备处于运转状态的时候,转子的旋转受到定子的干扰,轴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规定的范围内原来的平衡被打破,泵的实际数据不符合规定的参数,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过电气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泵结构系统运行故障。


        2.4设备操作人员问题
        矿山企业的设备检修人员中,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有的甚至是边学边干,这就导致了技术力量薄弱,理论知识不足,现场实践经验短缺,整体业务素质水平不高。另外,有些人安全意识不强,偷工减料、少干活,甚至违规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电气设备长时间持续工作,电动机及电缆发热引发火灾。或者电气设备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安装,出现单向接地、受潮、线路损坏等问题,也有可能引发电气安全事故。
        3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措施
        3.1电气设备的定期更新
        设备老化的问题在煤矿机械和电气设备经常出现,由于设备的老化造成的问题应加强预防和电气设备在煤矿生产中检查更新,以解决机械和电气设备的技术故障,其中包括在煤矿电气设备的预防和运行的一般监督方面,电气设备的合理化,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和电气设备非正常运转的情况出现,则会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确保该设备受到老化的影响,且直接更换设备以免影响该矿的大规模生产。因此掌握煤矿电气设备的性能,收集有关的资料,并通过这些机构的运作以及部分废旧电气设备识别、处理此类问题的科学设备,保障煤矿生产中的表现和快速处置设备的潜在危险的问题。最后对于设备的定期保养目的是维修是防止设备老化、防止设备老化影响、提高矿山电气设备技术能力是解决设备老化问题的直接手段。
        3.2加强设备检修力度
        第一,电气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力度,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应对设备内部元件进行检查,保证设备零部件完好,并对设备进行充放电实验,确保设备具有隔爆、防爆性能。第二,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安装,对供电系统合理选择合适参数的电气设备,设备安装后进行供电实验,并进行电流、电压整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电气系统、控制电路等严格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更换。
        3.3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一方面,矿井管理者必须提高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对井下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并开展考评测试,同时构建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全面提升井下电气设备检修人员的综合能力。这是因为,定期的技术培训有利于及时更新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检修技术和设备操作技术,以便于能够迅速对生产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有效应对;另一方面,通过系统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保障制度的实行,能够保证维修环节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运行,及时排除由于设备老化、作业环境潮湿、电缆接线盒接触面不够良好而造成的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3.4不断增加煤矿电气设备投入
        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依照有关法律条款,在煤矿工业机械超过使用期限或严重的电气设备故障的情况,应及时更换新的设备,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设立一个保护机制来进行检查更换,如根据煤矿井筒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公司内部的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改造。为机械和电气设备的运作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并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这个阶段,信息化手段是监测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在确保发生故障时,发现和培养更稳定、更安全高效的生产体系。此外,要建立监测系统和改进电气设备的技术方面,并纠正煤矿电气设备的技术故障。因此,矿业公司有必要加大对设备资源的投资,以确保降低电气设备故障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煤矿开采现代化的发展和信息化、自动化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逐渐被提上日程,而只有对矿井常见或潜在安全事故进行综合分析与技术比对,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好电气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高人员操作水平,以满足煤矿企业生产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悦龙.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9(08):121-122.
        [2]夏飞雨.论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事故与预防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7):104-105.
        [3]李清汝.论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事故与预防措施[J].煤,2018,27(11):64+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