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12期   作者:嘎玛
[导读]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可谓是得到了质的飞跃,因此人们对衣食住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谨,生活环境的生态稳定与和谐发展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
        嘎玛
        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林芝分局,西藏林芝市 86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可谓是得到了质的飞跃,因此人们对衣食住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谨,生活环境的生态稳定与和谐发展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生态水利规划是水利工程的旁系分支,是建设水利工程维护生态稳定的重点组成部分,而且生态水利规划的实施过程影响着水文环境的发展,关乎着水文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因此,文章简单探讨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探索生态水利规划的合理性以及水文环境的稳定。
        关键词:生态水利;水文环境;影响
        生态水利规划属于水利工程,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稳定,保障生态水域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工程,而水文环境是指水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以说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的稳定息息相关,规划的合理性影响着水文环境的稳定和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国家建设性工程规划。
一、生态水利规划的重要价值
        我国社会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也就意味着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中各资源的索取与利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水资源这一方面。我国的水资源总拥有量相对而言是比较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从全球角度分析却是比较低的,并且随着近年来国家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供应形势严峻,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已经在众多河流区域兴建各种规模的水利工程,以确保科学合理地调整水资源的利用,保障国家与人民生活生产的同时以便于有效地实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前这些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规划与建设,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稳定与水文环境,所以说生态水利规划将此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确保了水利工程建设方案足够遵循维护生态环境稳定的原则,且尽可能地降低了工程建设对水文环境带来的损害,以保障改善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保护水资源与国家发展[1]。
二、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
        水文环境保护与水系生态治理是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部分,而且生态水利规划是治理水系的关键性措施,是为了避免建设不合理水利工程对水文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有效方式。从原有的水域特点与水利工程建设角度分析,结合生态水利规划的整体设计,认真严谨的监管水利工程建设和科学的改造原有水域,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域资源原生态,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与合理利用河流的积极作用。生态水利规划对于水文环境而言,不仅是将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规划进行合理融合,而且还有助于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条件之上改善河流水系的走向和结构,以便于加强原有水域生态系统的可控性,从而让自然河流水系为人民生活与国家发展发挥积极作用[2]。除此之外,通过生态水利规划可以加强对河流水系流速、流量以及水文规律的控制,通过人为力量做到改变自然水系结构和水文条件,从而做到优化自然水系资源,通过水力发电扩大水资源的应用功能,进而保持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统一。


三、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一)维护水文环境的一致性
        生态水利规划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对改善水域环境影响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前提是要充分保护原有生态水域环境,在自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生态水利建设工程,从而降低人为活动给水域环境带来的破坏,以便于维护水利工程对保护水文环境具有一致性的价值意义。以生态建设为基准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规划,不仅能够充分结合原有水域的特点,还能够利用生态发展规划对自然水域进行有效干预,从而加强对水域生态文化做到提前防护,以及提前对水利工程可能出现的损害现象做出风险预判,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与水文环境发展的一致性[3]。此外,生态水利规划还能保障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生产与水文环境发展保持生态统一,让水域生态稳定与国家发展计划相辅相成,既做到有效治理河流又做到工程规划设计更全面,从而促进水文环境与外界因素保持一致性。
        (二)解决水文环境的被破坏困境
        在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和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水文环境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地破坏,再加上之前生态水利规划计划的实施不足,就造成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不科学而对原有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了整体水文环境发展。当前生态水利规划的贯彻落实更能够全面地考虑原有水域生态环境,充分的结合原有问题与后天人为破坏问题,然后从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制定针对性地计划,将水域勘察数据做到严谨细致,以作为有效支撑去合理规划生态水利工程,从而优化生态水域建设计划,做大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充分改善已经形成的困境转危为安[4]。依托于生态水利规划条件下的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将有效的科学技术发挥最大作用,让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监管更加优化,做到全面监管水域系统和水文环境变化,从而有效改善环境破坏问题,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文环境发展,最终做到提升河流水系治理平衡和自然环境维护。
        (三)保护当地水文环境稳定发展
        生态水利规划的具体制定一般是离不开当地水文环境发展特性的,要保障规划的制定既符合生态发展理念,又符合当地水域系统与人民生活之间的关联需求,同时做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轻水资源污染、强化河流水系治理。科学合理的生态水利规划是对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健康发展的优化措施,有利于保障规划地水域系统、植物系统、居民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的体现出生态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5]。与此同时,生态水利规划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生态依据,促进水利工程的实施与水文环境发展之间的友好关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经济发展,从而做到利用工程建设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
        结语:总而言之,生态水利规划有利于水文环境保持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保持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与建立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水利规划要注意结合地域性发展特点,充分掌握规划地的原有生态系统与水文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充分发挥水利规划对水域生态系统与水文环境的积极作用,从而做到促进两者共同发展,以及推动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珊珊.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12:240-241.
[2]沙世琨,葛新荣.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J].内蒙古水利,2020,08:36-37.
[3]罗绍兴.生态水利合理规划对水文环境的影响[J].技术与市场,2017,2404:302-303.
[4]管秀娟,毕文强.浅谈如何做好生态水利合理规划[J].建材与装饰,2019,15:281-282.
[5]李茂斌.探析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9,11:288-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