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加红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富乐镇法本完小那洼小学 0874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接受校园知识文化初始阶段。而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应该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为更好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更好地改善小学一年级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探寻合适的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引言
汉字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学生都牢固掌握汉字,这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因为学生普遍年龄很小,无法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理解能力也不强,这增加了识字教学的难度。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进识字教学方法,从低年级学生学习规律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趣味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学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识字效果。例如,学习课文《画》时,教师可利用口诀“左边口,右边斤,大家认真听”,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学生很容易记住“听”字。如在学习《动物儿歌》中的“迷”字时,教师可打字谜“小小一粒米,有点小脾气;赌气把家离,不知去哪里”。又如《荷叶圆圆》中,有的学生总把“鱼”字写错,教师可以运用联想法讲述“鱼”字:“斜刀头”是鱼头,“田”是鱼身,最后一笔长横是鱼尾巴,这样讲解后学生就不再写错了。再如,《小猴子下山》中的“掰”字,教师可以示范掰的动作:两手一分就是掰字,用双手把一物一分为二。趣味识字教学,不仅增加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识记汉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二、家校联手,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
汉字随处可见,教学楼内、操场上、路牌、超市内的汉字,都是学习汉字的好途径。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楼内展板、教学楼外标语、走廊内的温馨提示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也可以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在课堂上认识生活中的常用汉字,教育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汉字。一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音序查字法”的学习,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拼音查字的方法去学习生字,在理解记忆汉字的基础上,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生活中,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识字机会,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认识汉字,运用汉字,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习惯。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协助学生课余搜集有趣的识字材料,提高家长对学生识字教学的重视,在校定期开展“识字大会”,鼓励分享识字方法,发现汉字背后的秘密,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养成主动、自觉的识字习惯。
三、结合学生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特点,并认识到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保证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转变识字教学的方法,融入更多新鲜的元素,确保可以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上,这是提升识字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春、夏、秋、冬”等字教学中,教师要编如下的儿歌:“三人同是日赏花,百目朋友是一家,禾火二字排排坐,夕阳桥下两个瓜”,在这种识字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感觉到有趣,也愿意参与学习活动中。又如:在“出”、“思”、“拿”、“尖”、“省”等字教学中,教师不需要直接为学生讲解,应该将五个字与字谜写在黑板上:“山上还有山”、“十张口,一颗心”、“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选出每个谜语对应的字。在游戏识字中学生都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愿意将自身的想法说出来,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也提升了生字的记忆效果。
四、引入多媒体,吸引学生探索
识字作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不能采取照本宣科的方法,直接为学生灌输知识,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方法呈现文字含义与发展过程。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目光始终放在课堂上。同时多媒体能够让原本枯燥的汉字字形讲解转变为音乐、画面,学生可以感觉到识字的乐趣,也能认真学习。例如:对“汽车”、“火车”、“飞机”等词语来说,教师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将实物图片、动画等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的识记,并正确的区分,在脑海中产生深刻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教学方法,让识字的过程更加动态化,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乏味之感,并在教师的带领下主动探索神秘的汉字世界。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该负起自身责任,运用灵活、多样化的识字方法,让识字教学更贴近生活,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拓宽学生识字渠道,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识字转变为主动学习识字,让原本枯燥、单调、抽象、无生命的汉字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拟人化,以此促进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有效、顺利开展。还可以利用中国文字的造字法,创设情景。唱、说、演、画等方法进行认字教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把语文教学引入社会,引入家乡,引入生活,重点在于关注学生学会,而不拘泥于教条教法。
参考文献
[1]王月梅.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8):93.
[2]沈金玉.提升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能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9.
[3]高学学.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