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徐孝顺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更高。
        徐孝顺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中学,邮编:533199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更高。体育素质作为当代学生重要素质内容,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专项化教学改革很有必要,是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当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强化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必要性;措施

        体育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也是推动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还面临了高考压力,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而通过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生体育兴趣提升,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有很多帮助,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基于此,加强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必要性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符合高中生体育学习需求,也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重要发展趋势。高中体育教学,学生必须保持健康第一基本原则,积极开展体育专项化改革,不断提升高中生身体素质,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让其在体育锻炼方面更具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中阶段,通过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能够让学生产生对体育活动的有效兴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体育练习习惯,对学生今后成长发育有很大帮助。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由于高中生并非对每一项体育活动都具有浓厚兴趣,很多时候课堂中体育活动并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积极性不高,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高中体育课时较少,教师如果采用多样化体育项目,也无法保持持续性。利用专项化教学改革,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中进行专项化学习,对提升体育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体育专项化教学具体实施中,是让学生能够有自主选择权,选择一两项自己喜欢的项目,所选择的体育项目是学生自己所擅长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通过这种专项化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各项体育项目能力,快速提升学生体育项目技能,这对于提升我国整体体育技能水平有很大帮助,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2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面临不足
2.1 对体育专项化改革认识不够深刻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中,一部分高中院校并没有意识到体育专项化教学重要性,本身对于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在体育基础设施、体育教师队伍、体育课时安排方面都稍显不足。在这一认识下,高中学校无法把握体育专项改革的重心,过于重视对学生专项技能培养,与当前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不符,对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成果带来极大影响,体育教学整体发展不够理想,对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也产生不利影响。
2.2 高中体育教师综合素养不足
        与以往体育教学工作相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对于体育实践能力培养更加关注,给高中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与体育运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对教师体育技能具有针对性要求,但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还不足以满足专项化教学改革需求,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无法保证专项化教学质量。


2.3 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的考评模式相对单一,还在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体育,很多高中院校尚未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与体育专项化教学要求不符,也无法实现培养高中生体育综合素质,对各项专项化体育教学内容开展造成干扰。
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措施
3.1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第一,应该实现小体育课向大体育课的转变。在专项化教学改革下,体育教学可以通过模块化教学方式,一节体育课可能需要由多个教师共同参与,而如果依旧采用小班授课模式,体育教师教学负担会加重。可以采用几个班共同上课的大体育课模式,保证每周都有体育课、每节体育课都有多个教师参与;第二,依据体育项目、高中生实际情况,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实现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后,学生会聚焦到一个或两个体育项目中,教师需要调整教学计划,通过简单测试了解学生长处,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体育训练计划、内容。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保证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才能适应专项化教学改革,满足高中生体育学习需求。
3.2 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背景下,每一个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单独几项体育项目,对于这几项体育项目需要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例如,如果选择篮球教学,就需要全面了解篮球这项运动的知识,包括篮球规则、训练方式、篮球技巧,同时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还需要能够对职业篮球比赛、篮球明星等有所了解。可以说,教师在选择体育项目后,需要全方位了解该体育项目,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专项化体育教学模式下,学校的体育教师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彼此学习对方的长处,还可以在沟通下共同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另外,高中体育教师在实施专项化改革后,每次教学活动后需要进行科学的总结,并对自己在专项化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分享出来,不断完善自我教学体系,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3 优化高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专项化教学改革改变了体育教学的方式与内容,也需要改进教学评价方式。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专项化教学模式,科学的制定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与方式。具体来说,第一,应该参考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科学的设定评价方式。例如,对于选择篮球学习的学生,其第一学期目标是掌握篮球基础技能,锻炼自我体能,教师在加以评论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所掌握基础技能评价,包括篮球灵活运用方式、篮球熟练程度等,但对于其他技能方面不给与评价;第二,注重过程性评价工作,不能仅注重对学生体育训练结果的评价,还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专项训练过程、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了解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关系,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整个过程加以评价。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专项化教学改革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必然的趋势,符合当前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也能够满足高中生体育综合素质发展需求。当前,高中体育专项教学开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专项化教学效果。因此,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体育教学方式与内容创新,不断提升高中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高中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加以优化,更好发挥每一个高中生体育特长,促进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剑锋,张宝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存在的障碍及策略研究[J].田径.2019,13(2):233-234.
[2]唐强山.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16(2):69-70.
[3]赵文川.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及实施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6(3):144-146.
[4]宁亦.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J].新课程.2020,28(9):66-67.
[5]李默涵.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8,11(2):4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