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享式的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魏晓燕
[导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分享式教学逐步走入大家的视野,
        魏晓燕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实验小学校 四川 眉山 62046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分享式教学逐步走入大家的视野,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步改善传统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找寻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分享式教学很好地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趣味课堂。
        关键词:分享式;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引言:分享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好奇、好探究、好分享、好秩序的本性去探知自己未知的问题,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分享给他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天性,采用多种方式方法逐步完善分享式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课堂的高效性和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去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
        一、创建趣味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分享、乐于分享
        小学数学的教学知识相对而言较为抽象,小学生通过单纯的教师讲解可能不能做到很好地了解,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也容易失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方法应用策略的理解,让学生在情境中对自己的所学所感进行分享,使学生通过分享获得更多的知识,补全自己思考问题的缺失。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情境的创建,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一些感兴趣的情境以及引入容易吸引学生兴趣的事物,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大部分小学生也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情境中出现的一些熟悉的场景等也可以有意识地驱使着学生主动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运用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启发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创建情景也将一些动画人物引入课堂中,把学生带入到角色中,确切的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创建一个生动活泼的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比如:在进行《辨认方向》的教学时,教师进行情境的创设来导入新课,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学生与家长出去游玩的情境,有个小朋友在游玩的过程中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小朋友与妈妈走失的过程,为学生最终定格到小朋友迷路后小朋友的位置和小朋友爸爸妈妈的位置,之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帮助小朋友找到妈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进行补充,分享自己的想法,通过讨论和思考最后总结帮助小朋友找到爸爸妈妈的路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演示,最终展示小朋友找到爸爸妈妈的正确途径并加以方向的描述。在场景教学中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发掘数学的魅力并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改变教学观念,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发生一定的转变来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形式,确保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来适应日益发展的时代。

学生树立起分享意识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集思广益,为更高效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数学教学并不提倡学生死记硬背,更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空间和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小学生年龄较小,还在不断地成长发展过程中,其性格特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抑或是学习能力都各不相同,教师要意识到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主体的重要性,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优势,这样学生在分享式教学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所表达有所收获,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意见和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分享的过程中互相借鉴,拓宽自己的思路,为今后更全面的思考问题打下基础。[2]
        比如: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时,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问题进行教学,在提问中让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并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同学教师一起进行实践,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学会正确的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理解小括号的概念,集思广益,找寻更高效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运算,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分享意识,使学生树立起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创新分享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信息技术逐步走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让分享式教学更加方便。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以动画、微课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多彩的动态画面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知识点的了解以及应用方式的呈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重难点进行分解,通过一个个动态的画面呈现来让严谨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起来,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活起来,实现知识的抽象到直观、复杂到简单,培养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在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敢于分享的勇气并可以延伸到课堂活动中去。[3]
        比如:在进行《周长》的教学时,教师要提前录制好微课视频或者在网上精选一些教学视频在钉钉上为学生上学,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将周长面积的意义以及周长的计算公式等知识点融入到教学视频中,让学生有所侧重的进行观看,在课上时间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收获,这样学生既可以很好地将课下时间利用起来也可以在课堂更深入地进行周长面积意义的理解,课上教师通过测试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让学生进行组内的批改指正。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钉钉上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分享自己相应的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结束语:基于分享式的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搭建一个高效课堂提供了一个很好地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起分享式教学展现出来的优势,深入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趣味元素,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全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萍.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的组织及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
        [2]张凤凰,李兴珍.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
        [3]段玲仙. 小学课堂分享式任务生成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