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红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河北平山实验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400
摘 要:高三是高考最关键的一年,所有的努力都将在高三最后一个阶段实现,因此在高三阶段要注重系统化的复习与系统化的吸收,在掌握基础知识上完善不足,强化难点与重点,避免在测试、考试中丢细节分、失误分以及多次强调过的分,为最后的高考做充分的准备。语文作为高中阶段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三阶段已经是语文总复习阶段,根据语文的特殊性,要避免单靠题海战术和模拟试卷进行总复习,这样很难在最短时间内抓住语文的基础与重点,导致考试丢不必要的分。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应该侧重基础巩固,并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难点知识,保障学生具备良好的心态与素质,能够正确面对高考,从而良好的发挥,考出最佳成绩。这里就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几点关于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高三语文;教学工作
引言:高三作为高考前的冲刺阶段,一定要把握住重点、难点、基础点进行总得复习,避免常规细节性丢分。要想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身综合应用能力,就应该仔细分析高考的结构,并把握住作文的分数,在不断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积累相关写作经验,完善自己的语言天赋,保障作文不会拖后腿。一般来讲语文都会分几个大的知识点,不会错综复杂,有利于学生掌握,因此学生除了需要良好的基础素质能力,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与面对高考从容的心,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少优秀学生在平时考试中发挥良好,在高考中由于过度紧张,容易出现判断错误,导致考试不佳,因此这些都需要有意的去避免,平时教师也应该多做疏导,给与正面积极的回应,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下面就做具体研究。
一、强化基础训练
对目前的高考语文结构分析总结后发现,整个试卷一半都属于基础题目,另一半则属于拓展性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创新能力。基础知识主要考察语文课堂上常见的基础题型知识,容易遇到的,并多次强调的,学生既容易懂,也容易把握的知识点。因此对于基础题型,需要好好把握,在整个考试中占比很高,只有抓住基础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不过目前来看,高中语文知识庞杂繁多,如何才能主抓基础不失分呢,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将知识点梳理清楚,为学生构建一个清晰明了的基础知识网络,并不断强化,以不变应万变。
以高考题型结构来看,在高考试卷中,前两道一般为选择性基础题型,考察易混字音和字形。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梳理出常见、关键的此类字音和字形并进行分类性总结,在平时的晨练,复习等阶段可以进行多次复习,避免学生丢掉基础分、细节分。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基础总结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上课下积极复习,加深记忆。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板块教学的方式,将看似拓展的题型分成几个基础题型的板块来讲解,进行层层递进,并综合性覆盖。如这类基础题型很大板块包括了诗词的鉴赏等,就以古诗词鉴赏来说解,看似是主观题,实际上也是基础知识的叠加运用。怎么来说呢,其实古诗词的赏析中就包含了这几个板块的基础知识,如语言翻译、思想内容、技巧、观点态度等几个板块,同时对这几个板块的考查都很基础,学生既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也要把握基础性的答题技巧与专业性答题术语,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会反复的强调,因此学生需要及时总结并巩固,形成一个系统性、科学化的解题思路与步骤。除了这几点要求外,还可以将古诗词鉴赏部分单独拿来训练,将其中的思路、技巧进行反复总结、巩固,有利于形成一些语文解题技巧,对学生把握知识应用知识也有良好的作用,在后续的阅读理解或者写作中都会有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对高考信息的收集,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在高三阶段,想要获得好的成绩除了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还需要把握考试流程与规律,对高考大纲、题型布置有一个精准的把握,才能出其不意获得良好效果。基本上每年都会对考试的题型进行预测总结,如每年的作文考题,通过对历年题型的分析,以及今年密切相关的话题总结,很大程度上能推测出今年的作文内容。此外对历年基础题型的研究分析,可以揣测出命题人的考题思路,将考试的重点、难点一一罗列出来,很容易挖掘出高考的命题动向,而这都有利于学生的总结与复习,这对学生提高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以及老师要随时了解当年的考试动向搜集高考信息,从而为复习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南,并获得好成绩。
三、注重考试氛围的营造
在高三最后冲刺阶段,可以说考试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每门功课都在开展题海战术,进行高考前的最后冲刺。但是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要求,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题海战术,如语文就不适合大量的题海战术,语文更注重积累与理解,以及对细节基础知识的把握,光靠大量的练习是很难获得效果的。若让学生长期处在一个模拟考试状态,不停的练习、考试,虽然能够让考试的氛围浓烈,但是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反思,特别是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下降,反而让考试成为一种负担,养成应付心态。因此在平时的考试中要注重量,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安慰,端正学生态度与心态,让学生逐步适应考试氛围与心态,为高考做好心理准备,以最好的状态应对高考。
在平时的考试测试中,要把握考试的量与考试的氛围,让量控制在合适的位置,同时兼具良好的考试氛围,能够端正学生的态度。同时对于试题的测试,注重精细化总结。特别是语文科目,平时的试题不能应付,而是对每道题,每种题型进行总结分析,尤其是教师强调的基础、重点、难点要拿出来一一研究,反复琢磨,并形成系统化的解题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挥。同时,在试卷分析讲解时加入考试时的答题策略和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易变题型,哪些题型容易出错,哪些是反复出现的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测试中进行总结,并逐步形成对高考试卷的规律性总结,将高考看做一堂考试,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四、高考作文几点研究
高三已经进入了全面性复习,作文作为高值分数点,很容易被学生或者老师忽视,一来觉得这个投入太大,二来写作要求广,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是其实在高三把握几点作文细节,同样也能收获良好的作文分数,这就做几点研究:首先是审题一定要清晰。有些题目很多人都会把意思理解错,那题目审错了作文就不可能有好的分数。甚至有些人还把题目给看错。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人把“早”看成了“旱’字。这样的错误肯定是0分了;其次是作文的题目要写的好。一个好的标题也会给你带来分数的,不过还是和上面一样。不要审偏题目了,要围绕要求来做。一般命名标题的方法可以借用一些名句,歌词等,一定要看上去短小精悍的样子,千万不要偏题。此外要写好开头和结尾,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过、阅卷老师那么多试卷要看。有的时候不会把整篇作文看完。高考的时候会严格一些,但是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最后要保持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平时学生还需要长期性积累名词佳句,注重写作的创新,并强化写作训练,这样可以有效把握写作动向,获得良好的作文成绩。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高三语文的教学上,教师应该做到对基础知识的清楚梳理,帮助学生增强应对高考的自信心,营造一种考试的氛围,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能力和技巧,同时也应该多搜集高考信息,因势利导,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魏玉华.谈高三语文教学工作[J].才智,2010(33):96.
[2]殷云飞.反思高三语文教学工作[J].才智,2010(2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