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摘要:近些年来,新媒体在各地高校中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新媒体极大的增强了大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同时又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宽阔的话语空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挑战。因此,我们应当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技术;运用;研究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媒体领域出现了革命;新媒体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并迅速占领了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宽阔、巨大的话语空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挑战,同时又为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
一、新媒体技术
媒体本身就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据专家考证:在17世纪,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平面媒体报纸。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杂志也悄然出现,成为第二种平面媒体。在20世纪,电子技术发展起来,运用电子技术的无线电台与无线电视台随之兴起,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听觉媒体与视觉媒体(电台、电视台遂成为媒体发展史上的第三、第四媒体)。
在21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新媒体出现。新媒体的外延极其广泛,从QQ,到微信,从手机,到移动电视,任何依托数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交互的媒体均可归入新媒体的范畴。新媒体技术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形象性等特点[1]。
二、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今天,在各地高校,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超过99%,每一名在校生都有自己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他们喜爱新媒体,他们擅长使用新媒体,他们喜欢用新媒体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就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在新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强调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无疑对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构成了挑战。在各地高校,都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反对新媒体,他们认为新媒体上充斥着不良信息,学生喜欢看新媒体,不喜欢看《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求是》;他们还认为许多学生沉迷于新媒体,思想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因此他们主张高校必须严格管理新媒体,严格限制学生使用新媒体。
我们则主张,高校应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高校思政教育。
(一)运用新媒体技术,改革高校思政教育方法
长期以来,在国内高校思政课上,教师背靠黑板,向学生照本宣科似地讲解教材上的文字内容,学生只能接收书本上的文字信息与教师的语言信息,却无法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起完整的形象。——新媒体技术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思政课上,我们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学生开展情境化教学,为学生输入形象化的信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2]。
譬如,在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我们便可以将《圆明园》(2006年薛继军执导的大型纪录片)、《火烧圆明园》(1983年李翰祥执导的电影)、《北洋水师》(1992年冯小宁执导的电视剧)、《太平天国》(2000年陈家林导演的电视剧)、《走向共和》(2003年张黎导演的电视剧)、《黄兴》(1986年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电视剧)、《太行山上》(2005年韦廉、沈东、陈健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南京!南京!》(2009年陆川执导的电影)等优秀影视剧的精彩片段剪辑下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成信息资源,并运用新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我们剪辑的各个镜头(如“广乙”舰上的战士踩在桅杆上不断向日舰开枪射击,直到自己被海水淹没;中国官兵们在长江边面对日军的机枪口,高呼“中国不会亡!”),使学生感受到中国近现代史中所蕴藏的澎湃激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历史使命感、历史责任感。
(二)组织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参与高校思政教育
上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成为思想政治学习的主体。——今天,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可以熟练地使用新媒体技术;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参与高校思政教育,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3]。
在这方面,武汉大学有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武汉大学组织本校与全国各高校的学生用手机拍摄、制作“我心中的思想政治课”微电影,并将学生的微电影作品在网上进行展示,供全国各地的高校生浏览。——现在,只要登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便可以看到全国各所高校学生制作的思政课微电影(如北京大学学生制作的《薪火》、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制作的《思学·思政》、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制作的《生态·生机·生命之美——木兰围场航拍印象》、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制作的《少年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制作的《守护民族之根有我》,等等)。这些思政课微电影由学生制作,从学生的视角观察问题,用学生的语言讲解思政课内容,深受大学生欢迎。因此,这种让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参与思政教学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当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开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局面,书写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黄珊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新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2):93-96.
[2]薛翔宇,卞彩巍.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01):19-21.
[3]何佳彤.新媒体背景下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研究[J].智库时代,2020(0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