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措施及生态水利的应用 申屠海明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申屠海明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随着全社会生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河道治理工作也逐步向生态化治理方向前进。
        浙江宏昌水利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丽水市  323000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随着全社会生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河道治理工作也逐步向生态化治理方向前进。文章分析了生态水水利在河道治理中存的硬体应用,为河道区域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水利;治理工程;河道治理
        引言
        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日趋显露,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的生态治理工程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采取河堤清淤、岸坡绿化及两岸防护等措施清洁型河道,从而保证河道的行洪排涝、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生态护坡技术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河道景观和自然生态要求的不断提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合考虑了水利、水文与景观等多门学科的河道生态治理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1生态水利建设需要遵守的基础原则
        1.1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原则
        安全性体当前在水利工程设施其自身的安全以及稳定与耐久性,经济性展现在使用生态系统的一种自我的恢复功能,使用较小的投入从而得到较大的效益。
        1.2空间异质性原则
        突破以往水利工程对于河道其渠道化以及非连续化,使用横向和纵向的自然地貌提供所需要的生存空间,使得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
        1.3生态系统自设计和其自身的恢复原则
        自设计功能主要展现在生态系统其自身的自然选择以及物种分布,其在通过食物链的时间发展使其本身可以保持一种持续性的发展。
        1.4景观尺度以及其自身整体性的发展原则
        景观尺度涉及到了空间尺度以及时间尺度,其自身的尺度不断提升,那么对于河流生态进行修复所获得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整体性其主要是对于整体生态系统来说的,其本身并不仅仅是单一存在的一个物种。
        1.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其属于自然演变的一种动态系统,其本身无法依照单独设定的目标去进行持续的发展,因此其会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并且本身还具备了不同程度的修复功能,在二者彼此协同作用的影响表使其能够在时间亦或是空间上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样的一种不确定性也让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变成了一种反馈调的整式设计。
        2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2.1建设生态河堤
        河道治理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保证河道生态多样化、水质提升,近年来多采用各种的生态护岸形式。格宾石笼护岸:护岸实质为充填满块石的规则矩形钢丝笼单元体。石笼护岸的主要优点是网络结构为多孔构造,能抵御水流动力冲刷;较高的空隙率能保证土壤、水、空气和植物的自然相互作用,动植物可生长栖息其中,适用于风浪冲刷稍大,且对物种多样性要求不高的区域。自嵌式挡土墙:对于挡土较低的挡墙可采用自嵌式挡土墙,实际上是加筋挡土结构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拟重力式结构,其主要依靠预制的挡土块块体、反滤土工布包裹、分层铺设土工格栅和填土夯实通过土工格栅和锚固钢连接构成的复合体自重来抵抗动静荷载,达到稳定的作用。具有丰富的生态景观效果、便捷的施工和良好的结构性能。

链锁式生态砖块护岸:链锁块护坡是由一组尺寸一致的预制空心混凝土块相互连接而形成的链锁型矩阵,该护岸可用于斜坡式护岸和拐点较多的河段,在枝江江口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中已经有成功应用。土工网垫护岸:网垫型生态护岸材料是利用强度较高、柔韧性较好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网垫包含双向拉升平面网及非拉升网,网垫内有大量空隙,可填充土壤,为植被提供适宜的生长载体。植物发育后,表层土壤和网垫在植物根系作用下紧密结合,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三维土工网垫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后期养护成本低。但不适宜岸坡陡、流速快、植物难生长的河段。
        2.2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
        在对河道进行治理的时候使用生态水利,可以使得河道自身的自然情况得到恢复主要展现在两个基础:①需要将大自然中的河流具备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河道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得到提升。诸如:设计人员能够把河岸线当前的形状设置成为一种陡缓错落的并不是十分规则的形状,并且,相关的设计人员还需要针对当前河道的深滩以及浅滩彼此之间进行有效的构成,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保障淤积和冲刷等情况产生的位置是一种适宜的位置,这样的一种情况也能够让河道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缔造出一个非常适合生物居住的一种环境。②相关的设计人员还需要关注周边环境和河道环境彼此之间的协调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整体环境变得更为和谐。设计人员一定要针对河道周边环境给予有效的分析,并按照周边环境去完成河道周边环境的合理设计,能够把很多不同的环境完成有效的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河道当前的生态系统范围得到提升。
        2.3构建水生动物种群
        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态平衡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维持河道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为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现代化设计理念尽可能的保持物种多样性,确保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水环境健康。另外,在生态治理时为提高河道的自净化能力,可依据河道污染物来源、水质状况、河岸地形特征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净化水质,例如根据水质状况、水深和水流大小确定具有净化水体的植物种类,在河道功能不受水质净化措施影响的条件下采取工程拦污措施,在郊野村落集中且风景观赏的河道内水质净化措施的应用较为普遍。因此,可结合河道治理实际情况提升此类物种的数量和水质净化能力,促进河流内水流循环保持水生生物的可持续发展和总体平衡。
        2.4提升河道的整体设计性能
        参建人员在进行河道治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河道治理工程给予整体的设计。在当前阶段发展背景下,设计人员在对河道工程进行治理的时候,不但要求对河道当前的泄洪和排水能力给予整体的考虑,并且还需要提升对河道治理工作进行过后是不是可以保持生态平衡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首先,设计人员要求使得河道自身的弯曲程度具备合理性,在对河道给予治理的情况下,设计人员要需要尽可能的使得河道保持适当的弯曲,河道需要保持适当的弯曲程度,不但可以很好的降低水流速度,并且还可以为河道里生存在的生物提供所需要的繁殖场地。其次,设计人员在具体河道的宽度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其自身的宽度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犯愁中,为了使得河道可以和周边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因此可以适当的改变河道宽度。
        3结语
        水利工程当前进行的建设针对河流附近的环境会带去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参与建设的人员为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将其产生的影响,同时使得生态系统起到的保护作用得到提升,这就出现了生态水利。在当前河道进行治理的时候,生态水利所进行的应用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有关人员通过种植植物的方式去对生态系统给予有效的恢复。同时在实际进行治理河道的时候有效的完成生态水利技术的使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让生态环境的改善得到有效的使用并最终达成一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军.生态水利理念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地下水,2019,41(6):204-205.
        [2]周长城,张立.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水运,2019(11):106-107.
        [3]李强.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6:30-31.
        [4]李富滨,张佩.城市生态水利设计新理念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5.7: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