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 熊思敏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熊思敏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秀市初级中学,江西省宜春市33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般走进教育领域,被课堂教学广泛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以生物教学与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切入点,积极探索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以期助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及质量稳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
         纵观初中课程教学体系,便可发现初中生物教学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初中生物学科是呈现生命规律、活动现象的关键学科,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目前,初中生物教学借用多媒体教学早已成为主流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新形势下,相关教师需深度认知多媒体技术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必要价值,善于应用媒体技术、信息设备等,以此有效推进初中生物教学,为学生生物学习指明方向,切实落实初中生物教学改革。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传统式初中生物教学中,所有知识点均以口头传授和版书展示方法为主,导致初中生物课堂异常枯燥、无趣。同时,初中生物课程知识点具有微观性与抽象性特征,学习难度极大。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可恶意有效模拟生物结构、生命规律的鞥,充分阐述初中生物学科知识,并全面展示抽象性知识,进一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以及突破生物知识的重难点。
(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提升,需以学生学习兴趣巍峨基础。换言之,只有学生将学习精力、情感等都倾注于初中生物学习,才能加速知识点记忆,进而提高初中生物学习水准。在多媒体引领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可有效结合声音、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进而有效刺激学生感官体验,真正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迅速调动大脑思维能力,进入生物学习状态,最终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质量「1」。
(三)有利于提高思维饿能力
         初中生物知识抽象力度大,每一处的分析与推理都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然而,采取多媒体技术展开生物教学,则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迅速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助力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策略
(一)应用多媒体构建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科属于副科。纵观整体初中升学考试系统,便可发现初中生物考试占比极小。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初中学校中,严重忽略该学科的教学,认为该学科教学可有可无。为此,很多教师在推进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之际,依旧沿用教材教学、版书教学方式,不屑于创新教学手段。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路下滑,完全不乐于主动探索生物问题。为此,相关生物教学教师应仅仅追随时代潮流,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其正确应用于生物教学中,通过绚丽多姿的画面、动画片、小视频等,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试听效果,进而吸引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知识「2」。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可以迅速刺激学生感官神经,进而产生学习动力。俗语称,心动才会行动。

只有学生“心动”了,才会真正掀起思绪波澜,激发行动探究欲望。例如,在讲解《遗传》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婴儿图片,并搭配优美音乐,博得学生眼球。合理设置问题:宝宝的性别通常都有什么决定?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个问题极具探索趣味,一下子就能调动学生探究欲望,便乐于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致力找出“影响婴儿性别的因素”。再如,在讲解《血型与输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卡通类“车祸现场”动画视频。视频中,一个小女孩被一个小汽车撞倒在地,流出了好多血,司机师傅立马将其送往医院……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医生,你打算怎么拯救这个小女孩呢?”有的学生会答道“输血”。接着,教师便要发出疑问“难道血可以随便输吗?”由此一来,便就可以引起本节内容的学习,促使学生带着对“血型”知识的疑问拉开课堂活动序幕。
(二)应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手段,降低教学难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便于促进学生及时掌握重点知识点。多媒体技术需有先进性,可以将文本、图像、声音等有机结合,进而完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有效弥补生物学习中各方面存在的不足,最终收获良好效果。例如,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猎豹捕食羚羊”的小视频,指引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初步认知“吃与被吃”的思维意识,进而引出本节课内容。通过多媒体导入该视频,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当猎豹准备捕获羚羊时,羚羊在做什么呢?”接着,继续引导学生考虑“羚羊在吃草”。最终,形成草被羚羊吃,羚羊被猎豹吃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深刻认知食物链中的“吃与被吃”,从而感悟“食物链”背后的奥秘,并认知“肉弱强食”的道理。
(三)应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容量,提升学习效率
         在推进初中生物教学任务之际,若想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则需要保障课堂教学容量足够大、氛围足够优良。传统生物教学中,版书环节、演示环节、实验环节等需要频繁切换,切换过程中,便会降低课堂教学紧凑性,并导致课堂信息容纳量逐步缩减。然而,在多媒体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后,便可以实现文字、图画、动画和影片等的有机结合,进而改变“口头描述”的单调属性,增强学生生物学习兴趣,进而发挥生物学习想象力、创造力「3」。在多媒体作用下,学生能够迅速拓展信息容量,进一步构建生物知识框架。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不仅能接收教材内生物知识,还能进一步拓展学习到课外及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如“克隆”“试管婴儿”等,以此打开学生生物研究,进而直观化、形象化的学习生物,加速生物记忆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早已成为改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效整合多媒体技术优势与生物学科教学方式,及进一步拓宽生物教学知识容量,降低生物知识学习难度,稳步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充分认知生物学习魅力,发觉生物学习的潜在价值,最终学好生物,并将生物知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娇榕.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75.
[2]梁晓东.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149+151.
[3]孔来银.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6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