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体育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陈廷标
[导读] 这几年国家大力倡导新课改政策,各中职校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在体育教学里面也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
        陈廷标
        福建省长汀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长汀 366300
        摘要:这几年国家大力倡导新课改政策,各中职校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在体育教学里面也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体育由于其特殊性,大多数情况是在室外上课,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方式进行不断尝试。接下来本文就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体育教学
        引言: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中职体育教学时,由于中职的学生与小学生不同,他们对事物的喜爱十分分明,并且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在过去,中职体育教学大多数都是在课外进行上课,教师对所有学生的教学模式都一样,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育目标效果也很难达到,因此对于职中的学生教育来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十分必要。
        一、对中职体育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在以往,体育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是先将学生集中在操场,然后口头告诉学生课堂上会学习什么,通过肢体动作告诉学生学习内容,接下来就是学生自己练习时间,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以教师让所有学生进行集体演练结束。这样对学生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和帮助。然而当教师对中职体育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学生之间是一个团体,学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在组内进行分析讨论、互帮互助,一起共同努力完成。这样不仅活跃了体育课堂的气氛,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有助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2)有利于促进教师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在过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自己的知识储备比较薄弱,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比较少。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对待课程的兴趣不高,即使自身对与某些动作做的并不规范,只能依靠教师进行指正,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师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但是在学生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时,学生可以相互之间发现对方的问题,并进行指正,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之间的互动交流,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更多体育知识,进而教师也达到了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中职体育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知识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前,先对测试一下学生的体能状况,然后根据成绩将排名靠前和靠后的学生分开来,由学生自己选择组合。

这样的分组模式虽然学生不同,但是每个小组的综合能力水平旗鼓相当,并且组内成员是学生自己选择的结果,有利小组内部成员团一致。
        另外,教师在学生分好组之后,要根据体能测试排名选出小组组长,然后每周根据排名以此类推。由于中职的学生文化水平薄弱,很多学生的心理对待学生缺乏优越感,没有表现自己优点的欲望,教师这样的行为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由于教师指定的组长是根据体能测试的结果进行选定,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公平公正。再加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组长,不仅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小组成员是临时组成,所以学生之间需要一段时间相互磨合。这时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可以在自己教完动作后,让组长给组内成员演习一遍,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提出组长做动作时存在的问题,进而加深自身对某个动作的印象。
        (2)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育教学。由于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不像其它课程那样有韧劲,因此为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对学生直接采用放手模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给学生布置任务,将每位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师对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时,可以将课堂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对于体育课堂来说,室内教学一般是与体育有关的理论课。在过去教师给学生讲述与体育理论有关的知识时,经常根据教材采用口述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将不同理论知识分成不同板块,然后将任务布置给各个学生,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对于简单的知识可以通过讨论解决,对于不懂的知识组长给每个成员安排不同的任务进行解决。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
        当教师进行室外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与理论课相一致的方法,将不同的动作分给不同的小组。例如,当教师告诉学生如何打拳的时候,先将整体动作在学生面前演练以便,然后将里面不同的肢体动作分给各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讨论练习,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某个动作,及时发现对方的问题。在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比赛,看谁做的动作比较规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记住动作要领,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还增强了小组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中职体育来说,体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比重,因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整体的体育素质,就要积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样不仅增强了小组之间的凝聚力,还有利于达到教师的教育教学目标。然而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教师在给学生分配任务的时候,要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海深.中职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J].知识-力量,2019(5):13
        [2]温心福.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