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统一调查与更新体系建设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白文倩
[导读]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自然资源分头管治的现象,不可避免的导致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中出现调查方法标准不一、调查内容以及对象范围等重复的现象,不利于资源的集约利用以及效率的提高,甚至会导致调查结果的相互矛盾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59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自然资源分头管治的现象,不可避免的导致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中出现调查方法标准不一、调查内容以及对象范围等重复的现象,不利于资源的集约利用以及效率的提高,甚至会导致调查结果的相互矛盾问题。建设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与更新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根本有效手段。本文论述了当前社会环境下自然资源调查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建设统一体系的必要性,简单分析了体系的构架和应用模式。[1]
        关键词:自然资源调查 体系构建 调查方法
        1 导言
        自然资源是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根本载体,是重要资源性资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田林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想。
        2018年4月,自然资源部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站在了新的起点。随着国土、地矿、海洋、林业与测绘等部门的重组自然资源部的相关职责逐渐集中化,各类资源调查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将不存在体制上的障碍,新的管理体系相应的 需要一套新的数据整合技术。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调查工作分头组织,调查内容和周期有差异,调查专业性和适用性不同,给数据整合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一是数据标准不统一、地类认定条件有分歧等客观因素,直接影响数据兼容和共享应用;二是管理部门职责交叉等主观因素,同一对象的空间边界不统一或存在重叠,分类体系、指标要素、概念语义等差异仍存在。在 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框架下, 需推进各类自然资源信息整合,完成多项调查数据的标准衔接和格式统一,需要研制适用于全要素自然资源数据的整合技术。
        调查监测各类自然资源的数量、布局及权属,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依据,也是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2 必要性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并能为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海洋资源等。生态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造成的,因此,做好自然资源监测调查与保护管理,将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空间管控和生态修复,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2]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实施,表明我国已经从单一的土地调查向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转变,这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行使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举措。同时,自然资源部正式提出了我国将构建“统一组织开 展、统一法规依据、统一调查体系、统一分类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数据平台”的“六统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彻底解决各类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多头管理的问题。
        现阶段原有的互相独立的自然资源调查更新体系已经越来越无法适用于国家发展建设的新需求,因此组件一套囊括不同业务、全面性、整体性的自然资源调查更新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3 体系构建及调查方法
        3.1 体系构建
        一是构建“1+X”型自然资源调查体系。“1”是每十年一次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X”是五年一次的多项专业调查,变更调查每年开展一次。
        二是优化国土空间变化监测体系。在目前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和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上,构建宏观监测、常规监测、精细监测和应急监测四个类型的监测体系。
        三是创新调查监测数据分发服务体系。该体系包括数据库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共享分发系统等。针对此前因采用的分类体系、技术标准、调查方法、底图精度、调查时点等各不相同,调查对象也仅限于本行业管理领域而缺乏国土空间上的整体控制,导致数出多门、粗细不均、重复交叉等相互矛盾的问题,自然资源部将按照“先汇总、再集成”的思路,加快推进调查监测数据整合工作,建立自然资源数据服务体系,健全自然资源数据共享工作机制。
        3.2 调查方法
        3.2.1 数据整合建库
        以现有数据为对象,研究自然资源数据整合的技术体系及其实施路径,探索用地分类转换方法、基于差异冲突检测的图斑边界衔接方法、基于松散耦合要素管理的综合信息扩展方法,形成自然资源现状一张图。由于原林业、农业等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一,导致各类自然资源已有调查、管理资料格式不一、介质不同,缺乏统一空间参考,需要针对已有资料情况采用不同技术方法进行数据整合处理,实现已有各类自然资源相关调查成果的数据入库工作。

针对纸质图件,采用扫描矢量化的方式实现图形数据入库,具体步骤包括扫描、几何纠正、矢量化采集等步骤;对于纸质调查表格数据,采用数据录入的方式实现属性数据入库;对于电子调查数据,采用数据转换方式实现图形及属性数据入库,数据转换包括格式转换、数据结构转换、数据提取、坐标系转换等步骤。
        3.2.2 三维建模
        由于各类自然资源之间存在很多空间上的重叠,加上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管理的特殊性,采用传统二维数据表达方式进行自然资源数据展示及管理已经难以满足业务管理的需要。因此,需要对部分自然资源调查数据,结合数据管理应用的需要,利用传统三维建模、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建模技术,实现对自然资源调查数据的三维模型构建。
        3.2.3 专项补充调查
        数据整合后的各类自然资源调查数据需要采用卫星遥感监测为主,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为辅的技术手段及相关调查标准,开展专项补充调查,实现调查数据的更新及补充。由于各类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涉及很强专业技术知识,且具备所有资源调查业务及技术知识的技术单位目前非常匮乏。因此外业补充调查可以按照资源类型分别选择相应专业技术队伍开展。[3]
        3.2.4 数据动态更新
        建立自然资源现状数据目录并实时更新,是实施动态管理的主要内容。动态更新可分为全域更新和局部增量更新,需要制定针对性更新策略。对于全域更新而言,推进现状数据整合无法完全满足统一管理的要求,还需要推进草原、森林、湿地、海洋等自然资源要素的实质融合,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的工作模式。衔接国家构建“1+X”型自然资源调查体系的要求,研究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的运行机制,明确统一调查的工作目标、关键内容、保障机制等。对于增量更新而言,自然资源要素存在地理位置的占有性和空间位置的关联性,要素之间往往具有较强的邻接关系,因而自然资源的增量更新具有多尺度性、联动性等特征。因此,需要研究自然资源的全要素联动更新机制,明晰数据更新来源及质量控制标准,融合自然资源要素的语义和面向管理的属性附加,实现自然资源全要素信息的贯通、集成和融合,促进自动化、规模化更新。
        3.2.5 应用服务模式构建
        搭建“平台+应用”的自然资源数据应用模式。信息化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向,信息化平台是高效服务各项制度实施的基础支撑,需要在操作层面搭建面向全域全要素数据的自然资源管理平台,扩充和整合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形成跨部门、多层级的协同工作机制。基于信息化平台,以综合性和战略性重大应用、社会公共服务为需求导向,纵向形成统分结合、部省联动的自然资源应用技术体系,横向建设自然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体系,支持山水林田湖海草全方位、多层次监管,为决策部门和公众提供广泛、高质量、强时效性的科学数据和信息服务。[4]
        4 结语
        实现自然资源的一体化调查监测是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措施。各项自然资源调查数据的统一,不仅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也能实现不同业务部门之间数据的统一,实现数据共享,解决以往数据出自不同调查部门存在矛盾的现象。
        自然资源调查体系建设需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查清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掌握真实的自然资源数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需求。为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调查体系建设,做好各类数据的衔接、修订和完善各类自然资源的基础数据是关键,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统一分类标准制定是基础,建立能够满足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需要的自然资源调查和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是技术支撑,完善的自然资源调查技术标准更是健全自然资源调查体系的法律保障。创新调查体系,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尊重历史、吸取原有专业调查体系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完善,对原有的各项调查进行梳理、调适,重构新的调查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为统一国土空间调查体系扫清了体制性障碍,但理论、技术和方法创新还需要各方面朝同一目标方向共同努力。[5]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尤春芳.基于3S技术的自然资源一体化监测调查体系探索[J].北京测绘,2019,33(04):476-479.
        [2]宗在军.基于国产卫星的自然资源一体化调查体系构建[J].智能城市,2019,5(16):43-44.
        [3]闫保银,崔立.基于土地资源调查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方案[J].现代农业科技,2018(22):291-292.
        [4]洪武扬,王伟玺,苏墨.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现状数据建设思路[J].中国土地,2019(05):47-49.
        [5]董仲宇.关于自然资源调查体系建设的探讨[J].国土资源,2019(07):42-43.
        作者简介:白文倩(1995.05-),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人,学历:硕士,无,研究方向:测绘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