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精,“导”的准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黄丽
[导读] 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授课教学中,其中写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那么,如何精准指导学生写作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积累高质量的素材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再加上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丰华一小     黄丽
        
摘 要: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授课教学中,其中写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那么,如何精准指导学生写作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积累高质量的素材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再加上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 课堂教学
        如果说一篇好文章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盛开的时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好的文章素材就好比莲花的品质雅致而又独特,而文章的修辞手法就好比荷花惊艳的外貌令人赏心悦目。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已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
        一、质量素材,源于生活:
      独一无二的素材源于现实生活,写出精美文章的前提是要有高质量的素材.郁达夫曾经说过“一粒沙子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想要开发高质量的写作素材,自然少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故事,教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才能以小见大。
        看一场电影,你可能被电影中某个感人的情节所打动;读一本书,你可能会陶醉于书中的幽美意境;听一段相声,你可能会被他的精彩表演而咂舌。生活是写作素材来源的主要源泉,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融入到文章当中才是独一无二的写作素材。要想写好文章,首先要抓住“真实”这一写作特点,小学高年级作文对于写作质量和数量要求相对较高,真实的内容才能写出学生真实的生活,例如,作文《我的父亲》,题目虽通俗易懂,但如果学生单单只从自己父亲的外貌、工作以及生活状态来描写的话,会显的文章颇为单调,像是在一味的凑字数。但如果加入描写父亲的一些性格特征以及“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一些温馨情节片段,会显得文章格外生动有趣,比如父亲平时对“我”十分严厉,常常因为“我”的一丁点小错误就对“我”严加管教,直到那一次扭伤“我”才明白了他对“我”的“溺”爱……一个情节的转折使文章整体变得更加感性化,把自己的感情注入文章之中才能把读者带入情景,让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内心的情绪变化。生活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能感染读者的文章才是真实可信,凭空想象的作文,只会给人一种顺序颠倒、不切实际的感觉。
        教者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选材,高质量素材才配的上好文章,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有好的作文素材要会如何引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知能力、发散能力,不要让素材成为学生写作的羁绊。
        二、巧用修辞,方显文采:
        修辞手法是小学语文课堂中常见的教学内容,对于一篇好文章自然不能缺少。


而如今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可以准确的找出修辞手法,但在写作时没有办法很好的运用到文章里,导致写出的文章死板僵硬,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首先要熟悉基本的修辞手法那必然少不了阅读,教者在这方面可以在经典书籍上入手,帮助学生筛选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经典名著,而学生们往往不喜欢阅读,书籍中的长篇大论经常会让学生感到头痛,教者们可以先试着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赏析文章,比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教者可以先采取文章片段,通过举例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文章中还有那些句子也运用了比喻,该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句,由此一来,学生在积累了优美语句的同时,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阅读文章不是光阅读就够了,是要通过阅读来赏析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学习文章中修辞手法、好词好句的运用,感知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抓住所写文章的主要特点,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凸显这一特点,从阅读中去汲取好词好句,学习修辞手法,才能更好的展现一篇文章的文采。
        作文也像语文的基础知识,积累才是如何学好语文的取胜关键.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更侧重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写作变为自觉写作,由厌倦阅读变为兴趣阅读;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如何更好的将修辞手法、名言警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三、勤于动笔,熟能生巧:
       “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诗也会吟”,阅读即是如此,写作亦同样是,要做一个勤于动笔的人,做到熟能生巧、提笔就写.日记往往是最好的积累方式,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都可以通过日记记录下来,不仅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还促使他们学会主动思考。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者要注意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能做到“下笔如有神”,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当中,鲁滨逊流落荒岛依然用仅有的墨水记录点滴的生活,日记没有字数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自由发挥。一段震撼人心的音乐、一场感人至深的电影、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一片浩瀚的满天星空、或是一顿与家人的年夜饭……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事情,也许你会伤感、你会惊喜、你会惬意,但此时此刻,你该整理思绪,用钢笔谱写出他们的故事,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是写作的必要基础,不求学生可以句句紧扣主题、段段精彩绝伦,只求句句真情实意、段段沁人心脾即可。以日记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独立写作的能力,学生拿到题目就可以发挥的得心应手,还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教者也要经常为学生创造写日记的素材,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或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历史电影,及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如此一来,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教者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品味生活、感受经历,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写出朴实无华的文章。总而言之,教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先教会学生如何开阔视野,体会生活中细微的事物,做到滴水见太阳。
参考文献:
[1]马如彪.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指导方法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03):71.
[2]吕静.创情境?善积累?建体系——关于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指导方法的策略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