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华
辽港集团大连港铁路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1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铁路运输网络在安全性和高效化方面的进步,机车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明显增大。我国铁路机车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功率大小、控制方式、传动方式等方面入手,设计质量呈明显提升趋势。为了保障铁路机车的使用性能,确保运输过程安全、高效,日常的检修工作是必要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机车检修设备的维修问题和具体的强化措施,以作借鉴。
关键词:机车检修设备;维修;问题;对策
随着铁路运输网建设面的不断扩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铁路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铁路机车在运行过程中性能的发挥成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乘客安全指数,检查维修工作是必要的防护措施,必须不断地优化和完善。
1机车检修设备的维修问题
1.1检修范围不明确
按照现行机车检修机制中的规定,在铁路机车的停靠位置固定下来后,依次确定检修技术和具体的检修范围,通常采用了拆除、更换零部件的方式来完成。这种传统的检修方式在应用过程中有很多不足,检修方法的滞后性,导致一些隐藏性故障不能及时检测出来,需要后期实行二次检修,工作效率明显降低;这种传统的检修机制,也会造成零部件不同程度的损耗,客观上增大了机车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需要投入更多的检修费用。如果是在机车严重磨损、年久老旧的情况下,运行质量明显降低,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会明显增多,再加上检修人员的整个检修过程不能全面、系统化,必然存在很大隐患,极大地提升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铁路机车的运行过程很不安全。
1.2检修周期不合理
铁路机车通常依靠行驶里程数为基础,确定修建周期,以8万km为限,实行检修。这种这种确定方式并未将外部环境、负载重量等因素考虑进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检修周期存在较明显的不合理性。例如,机车行驶在高海拔、风沙聚集地区时,即使里程数不足8万km,也会受损严重,大大缩短了检修周期。而且,常年重载状态下的机车,磨损情况也很严重,行驶里程数只能作为确定检修周期的依据之一。
1.3检修针对性较差
铁路机车的使用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具体来说,一些使用年限长的机车,需要更加重视检修工作;一些整体质量较差的机车,也需要经过严格检修。但是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来看,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机车检修工作缺乏针对性,不能切实做到不同状况下使用不同方案,相应的故障排查、检修记录不能做到及时、完整,工作量也会明显增大,对机车的运行过程留下很大安全隐患。
1.4检修工艺较落后
机车检修的管理工作中,检修工艺落后是普遍性问题,不符合技术工艺的规范化要求,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检修人员不能从观念上认识到设备检修的重要性,检修工艺的编写过程中容易遗漏一些细节因素,影响了工艺的应用质量;不能对易发生错误的检修工艺进行重点标注;编制完成后,不能及时申报上级部门,得到审批、发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检修效果。所以,在机车检修管理中注重检修技术的更新和优化,是提升检修工艺应用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适应了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客观趋势。
2机车检修设备的强化措施
2.1检修分工明确化
机车维修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对参与的多个部门职责明确化,为机车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具体来说,机车检修部门要适当放宽权限,检修之前应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审核流程,以确保检修措施的及时性。如果是大检修情况,必须得到上级批准,而小型检修可以省去审核流程。各个参与检修的分部门必须明确分工,防止出现重复性操作情况,机车一旦发生异常性故障,能够直接追究责任,避免了事后推诿的不良问题。维修方式判断原理图,如图1。
.png)
图1 维修方式判断原理图
2.2检修周期合理化
为了应对机车检修周期不合理问题,机车行驶里程数不是唯一的确定方式,应该从机车行驶的实际环境、距离、负载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机车检修周期应缩减一半。只有经过专业人员的科学分析、计算后,检修周期才能更加合理,将恶劣环境下的行驶机车或重载机车的磨损情况进行合理折算,转化为标准负载机车在正常环境下的磨损结果,得出准确数据。
2.3加大检修力度
检修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检修工作,从检修中的每一个细节入手,不能放松每一个微小的故障。设备检修工作需要预先制定检测计划,使检修人员以日、月、季度为时间段,定期通过检测设备开展全面的系统性检查,以及时地排除或处理故障。一名合格的检修人员必须持续性的学习、研究机车设备的相关资料,尤其是重要零部件的检修,要更加注重检修过程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将设备中存在的异常因素及时排查出来,通过改造或恢复手段,完成设备维护。
2.4改善检修工艺
机车生产制造技能的提升,促使其中使用的配件性能、检修手段不断优化,相应的检修工艺也必须更加完善,以适应客观需求。日常工作中采用的检修工艺,必须分年度进行修订,在摒弃旧工艺的过程中细化工艺、完善工艺,为机车检修质量提供保障。同时,检修人员本身的工作效率,也是关键性因素,高度的责任意识应体现在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检修工艺的制定也应更加细化,确保检修过程都能达到规范化标准;检修过程中要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重点标注,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5明确责任权限
机车检修的日常管理中,应坚持实行责任制,使管理责任和检修内容明确化。检修人员要对日常的故障检修过程详细记录、保存完整,对每一个环节地检修质量加强控制。责任归属的明确化,是故障处理过程中分工明确的基础性条件,使参与人员遵循职责要求,全面提升检修工作中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3结束语
铁路机车的检修技术在现阶段已经有了一套较先进的规范化标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检修质量、维护机车运行安全,是检修人员希望达到的根本目标。为了提升机车设备的检修效果,需要从检修分工明确化、检修周期合理化、加大检修力度、改善检修工艺、明确责任权限等方面进行强化,全面提升检修维护质量,推动铁路运输网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温鹏.机车检修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内燃机与配件,2020,(16):158-159.
[2]张子阳.机车检修中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2637.
[3]唐光华.设备维修管理在机车检修单位的重要性[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6):13-15.
[4]牟晓东.机车运用维修段检修设备配备的思考[J].铁道标准设计,2012,(7):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