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7期   作者:骆蕾
[导读]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从业人员大幅增加,人员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骆蕾
        中国葛洲坝集团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从业人员大幅增加,人员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班组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最基层的安全生产组织,从严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组 安全管理 存在问题 主要措施
        
        一、班组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班组安全活动开展流于形式
        在班组工作中,普遍存在只把生产任务当作头等大事抓,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非硬性指标来对待的现象。班组安全活动没有定期开展,或者开展仅限于宣贯一下文件通知,没有紧密结合本班组的实际情况,记录简单、单一甚至不真实,缺少本班组的安全工作内容,班子成员参加指导活动次数少,班前班后会可有可无等。这对提高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成效,百弊而无一利。
        (二)违纪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班组人员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责任感不强,领导要求不严,人员相互之间监督不力等原因,员工没有深刻认识到遵章守纪的重要性,施工现场违纪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比如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佩戴安全帽不规范;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检修作业不验电接地;执行作业票制度流于形式;不按要求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工作期间监护人员不到位或擅离职守;工作过程中从事与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不服从生产调度命令或拖延执行等。作业员工对这些违纪违章现象习以为常、管理人员对这些违纪违章现场司空见惯,长此以往,不免酿成事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极大痛苦,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三)安全检查效果不佳
    班组安全检查不乏有一些特色的安全检查制度,但实际检查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成效不大。一是有的检查组人员多,涉及范围广,重点不突出;二是检查陪同人员多,在路上跑的时间多,听汇报的时间多,实际深入现场检查的时间少;三是被检查单位的领导只关心检查结果并不关注检查的效果,担心问题暴露太多脸上无光,影响政绩,找各种理由进行解释;四是检查人员迎合被检查单位领导心理,主讲成绩,问题轻描淡写一笔待过甚至忽略不提;五是检查工作浮于表面,只满足于发现问题、提出要求,却不追踪整改落实情况。
        (四)没有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事故隐患
        有的班组除了事故,不认真从自身找原因,不认真从制度执行上找原因,只是一味强调客观原因,能瞒就瞒,能推就推。事故隐患真实原因没有查清,当事人没有受到深刻教育,汲取教训,更别提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了。这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极大的定时炸弹。
         二、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抓好班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
    班组的安全规章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延伸,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把企业安全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的基本途径。公司通过明确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明确、功过分明,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同班组成员连结、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
        2.建立健全班组安全检查、考核制度
        班组在建立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的同时,也要建立班组安全检查、考核制度。
        班组安全检查制度是班组自身对本班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也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开展班组安全检查:一是查思想,查本班人员的思想动态,在交接班的时候观察员工的精神面貌,通过交流了解思想上是否有异常情况。二是查现场,深入到生产现场,查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是查纪律,查员工是否违反了安全生产纪律,是否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是否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操作等。检查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处理、上报,发现“三违”情况要纳入班组安全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做到有问题、有整改、有考核,有始有终。


        班组安全考核制度,应包括安全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即事故考核,还应包括对日常生产活动过程的监督检查考核。检查和考核的结果做到公正、公开,做到班组成员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当然,对安全工作开展好的班组和个人,还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二)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
        推广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就是生产操作规范化,通过规范员工的操作,引导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安全人。推广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可以减少员工作业的随意性,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班组作业标准化是一项从根本上保证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
        公司在对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一是通过场地标准化、设备操作标准化、技术工艺标准化,逐渐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高效、降本的效果。二是通过班组作业标准化把公司各项安全要求优化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动作标准之中,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从而制约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等不良现象的存在。
    (三)全面提升班组人员的能力素质
    安全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而班组又是一种人的集合,全面提升基层人员能力素质,是切实搞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1.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素质
        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班组长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及所具备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和实际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此,公司通过定期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强对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升班组长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知识素养和安全责任感,培养其超前意识、监督意识、事后总结意识。同时,鼓励其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带头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动班组整体素质的提升。
        2.规范对劳务分包队伍的管理
    随着劳务队伍的不断发展,劳务分包队伍也可以算一个广义上的班组。因此在选择分包队伍时不仅要审查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和管理能力,更要看劳务分包人的组织体系建设和执行能力。在管理劳务分包队伍过程中,不仅要用管理制度约束劳务分包单位的行为,还要用亲情化管理来感染劳务分包单位的行为,善于和劳务分包单位进行沟通,把他们放在和自身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将劳务队伍纳入公司班组管理,让他们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馨和团结。
    (四)深入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接受管理。在现有的企业安全文化大背景下,深入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抓源头、促管理的有效手段。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通过事故案例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提高班组队伍的综合素质,要让每个人自觉遵规守纪、确保安全。通过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培养班组员工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
    2.做好安全文化的落实与执行
    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应在集团安全文化的大环境下,在充分发挥班组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促使班组人员思想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进而实现本质安全。通过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班组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位职工。
    (五)做好班组创建工作
        通过开展班组创建工作,增强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通过学习和创新途径,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安全意识。一是培养班组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学习知识的气氛。二是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依靠大家去发现隐患,解除隐患,而不是仅靠个人的努力。三是细化管理责任,深化班组自主管理,从细节入手采取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自主管理相结合,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岗位工人的主人翁积极性。
        
        结语: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随着公司新发展战略的部署与展开,对班组安全管理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涵。作为班组应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以稳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员工队伍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筑牢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波涛. 班组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2]汤雍. 班组安全业绩文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韩冉冉. 建筑工程施工班组安全氛围测度研究[D].东南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