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的实践与思考 欧阳云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9期   作者:欧阳云
[导读]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具有处理数字化、联结网络化、传输高速化、信息海量化的技术优势,以及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作者在此结合当前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工作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思考。
                                                         欧阳云
                                        (中共会同县委党校 418300)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具有处理数字化、联结网络化、传输高速化、信息海量化的技术优势,以及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作者在此结合当前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工作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实践
        前言:
        运用远程教学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学习方式,很多党校开始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远程培训,更多的党员干部利用碎片化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调查发现,78.7%的科级干部、58.3%的处级干部和36.7%的厅级干部表示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工具”。表示“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手机上网”的科级干部比例为83.4%、处级为66.4%、厅级为42.3%。这些数据与干部的年龄以及信息渠道、工作忙碌程度等都有一定关系。新媒体是信息化时代最大的信息传输载体,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谁赢得了新媒体,谁就占据了发展优势。在进一步利用新媒体开拓视野、促进交流的同时,提升党员干部新媒体素养,更好发挥影响和带动作用.
        一、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的主要特点
         1.自由性
         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各种信息网络平台得以广泛运用,党员身上带手机,家里有电视,单位用电脑,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学习。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等相对缺少教育机会的党员群体,均可借助信息网络接受教育。这样就有利于消除党员教育的薄弱点和空白点,扩大党员教育的覆盖面。
         2.开放性
         互联网信息容量大、资源种类全、开放程度高,图文、声音、视频融为一体;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彼此之间可以用虚拟身份自由表达思想观点;便于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内容、方式和进度。这样就为党员教育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和平等、互动、自主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党员的学习动力。
         3.交互性
         信息网络化可使党员教育机构通过网络,以高效的传播、较低的成本,实现师资、教材、信息等教育资源的纵向直达、横向共享,这样就能够克服教育资源分布差异,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获得不同地域、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信息,促进党员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存在的问题
       (一) 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配置不均衡,一般而言,各项优质资源主要在大城中比较集中,中小城市相对落后。在经济上,各地区发展相对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发达,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格局表现为南强北弱,重心快速向南方转移。
       (二)内容质量不高
          党校开设的课程缺乏适应和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级干部学习的层次化和具体化内容。

党校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现任职务、工作区域不同,但培训内容有“一刀切”的现象。从培训班次的设置上来看,有按职务确定班次的(正科级),有按分管工作的(农村工作),有按年龄的(中青年),还有按性别的(女干部),但课程所选的内容不够精深,内容与培训对象的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三)机制与体制不够完善
          有的干部培训班管理欠严格,缺乏制止学员缺课的有效措施,上课纪律差,培训效果难以体现,对干部教育的考核激励措施欠到位。结业考试,出题不难,监考不严,阅卷要求不严,学员可以轻松过关。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考核、提拔使用结合不够紧密。有些干部培训期间缺勤、考试不合格,年度干部考核照样是优秀;有些干部没有参加培训或参加培训时间达不到要求也能正常提拔,不受影响。以致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
       (四)网络技术力量不足
          教育理论知识不足,无法满足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存在欠缺,缺乏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也少有合理规划,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却不重视知识的指导、扩展,使很多学生只会课堂上教师教的内容,难以做到融合贯通,举一反三。也有很多学生求知欲强,但是由于教师没有进行正确指导,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  策
         (一)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远程教学,说到底还是资源第一、内容为王。资源优、内容好,教学才有源头活水,才有吸引力,才能教出效果。怎样抓好资源建设、内容建设?概括讲,就是既要不断改进供给,也要密切关注需求。从供给侧看,就是要做优增量、盘活存量,多打造优质课、精品课,提高课程资源的实用性,只要不涉及安全保密,就要尽可能把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的优质课程上传到远程教学网,让这些优质课程发挥最大效益。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专门用于远程教学的优质教学片,进一步丰富远程教学的内容,要舍得投入建设资金,用于远程教学优质资源的开发,可通过设立远程教学新课程建设招标项目等形式,吸引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参与远程教学片的录制。从需求侧看,远程教学一定要树立受众意识、对象意识,弄清需求、对准需求、满足需求。虽然目前上线的远程教育资源不少,但依然存在投放不及时、不精准的问题。所以,要在对远程教学资源进行学科分类、受众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供教学服务,提供“菜单式”的选学服务。
         (二)加强远程教学平台建设。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既为我们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我们加强平台建设提供了现实途径。要研究网络媒体传播规律和学员在线学习规律,针对远程教学学员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加快建设资源丰富、使用便捷、具备大数据智能统计分析、各类型用户共建共享等功能的远程教学网络平台。在此过程中,要多开发一些“交互式”“互动式”的教学课程,多开发一些“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课程,加强在线研讨和交流,改善学员学习体验,着力增强学员的“可参与性”。
         (三)应用新的信息传输技术。
          要积极适应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成果,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资源传输方式方法。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地面网络传输系统速度更快、更为便捷、互动性的优势日益凸显,而且使用成本更低、后期维护更加便利。
          结论
          在当今信息传播载体日益丰富、各种资讯十分海量的形势下,党校的远程教学确实也存在一个如何把握自身定位、如何增强传播效果、如何更好发挥自身作用的问题。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也需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从工作上适应,不断实现教学内容、手段方式和工作机制的推陈出新,把远程教学这一重要平台建设好发展好,进一步提升党校系统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发挥远程教学在党校教学体系中的独特优势和功能.
          参考文献:
          [1]梁根.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9).
          [2]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