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如何快乐阅读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杨雪萍
[导读]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应该让快乐成为阅读教学全过程,通过建构快乐的阅读,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阅读的乐趣,并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此文主要谈一下如何快乐的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杨雪萍
        四川省剑阁县普安小学校  邮编628300


        摘 要:在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应该让快乐成为阅读教学全过程,通过建构快乐的阅读,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阅读的乐趣,并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此文主要谈一下如何快乐的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快乐阅读;语文;教学策略
        一、 引言
        语文学习过程,就是阅读,阅读就是语文。新课标语文第1学段的阅读目标: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看来我们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引导孩子与好书交朋友。“只有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的投入到阅读中去。学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特定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促使自发性地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使得他们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但是,目前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是被动性,没有阅读的乐趣。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老师可以通过“快乐式”的阅读教学方式来感染学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
        二、 策略
        (一) 构建快乐阅读的背景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 书籍,就好像世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学习的本质应该是快乐,学习不快乐还有学的必要吗?科技和物质都异常发达的今天,只谈刻苦学习,学生会有多少热忱学习?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时代提出了新的使命,我们必须把快乐学习作为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向。快乐阅读就是让学生亲近书、喜欢书,亲近阅读、喜欢阅读、然后习惯阅读,最后才是享受阅读。
        (二) 构建环境的策略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欢乐活跃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的,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发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行为或者是向老师提问很多有趣的阅读问题,有一些老师没有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讲话语气,老师讲话的语气稍稍的重一点,就会直接打击掉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学生们争抢发言的时候,课堂的纪律是比较混乱的,老师大声的说一句:“安静下来。”就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强的震慑作用,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的兴趣打消了一半。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构建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老师需要多方面的准备。
        1、用美文影响学生,用故事吸引学生。
学生对老师非常崇拜,只要是老师讲的,他们都会觉得非常神圣。老师可以将自己看到的一些语言优美、 故事生动、寓意浅显的文章读给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利用汉语拼音去拼读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时间一长,他们便会尝到阅读的甜头,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活用故事情节,创设情境。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就利用学生的这一 特点,在课堂上编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理,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正确认识感悟,加强他们的感悟能力,他们才会感受到良好的氛围,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以积极的心态去读书,去思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使阅读教学过程最优化。我会经常利用一些闲暇时间给学生读一些适宜的小文章,学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有时我故意将故事讲一半留一半,然后告诉学生故事所在的书本名称,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学生为了了解故事结局,自发地买书看书,阅读兴趣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2、用感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
        在阅读中赋予情感,会使学生引起共鸣,容易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不断的生成快乐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快乐。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其参与到阅读中显得至关重要。

学生一旦进入课文的情境后,将通过具体的文字描绘,调动起已有的生活体历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工重构,得到全新的体悟。
        我们的语文教材,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通过语文阅读,孩子更多是主观感受,是内心情感,是个人见解和人生观,是生命的活力与成长。我们应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形成心理相融,他们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只有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阅读,快乐阅读。
        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 使学生们的情感与文本阅读结合起来,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品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烘托渲染等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情感空间,任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准,经验积累,从不同的层面去获得感悟,获得快乐。
        3、行动参与迁延阅读建构的快乐
        让学生从阅读文章获得一定的思维想象,也就是说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阅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自己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如《小鹿的玫瑰花》这篇课文,问学生:“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默读课文5~8自然段,- -边读遍划。” 当学生面露难色时,我就提示学生
(1)小黄莺飞来了,小黄莺,你会对小鹿怎么说呢?你为什么一见到玫瑰花就想唱歌呀?
(2)微风吹来了,当你的玫瑰香风吹过森林的每一个角落时, 大家是怎么说的呢?
(3)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很多小伙伴们也赶来了。有谁呢?她们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呢?
然后创设情境,说话练习,再出示这样的句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
蝴虫蝶飞来了,她说:“
蜜蜂飞来了,她说:“
一个小姑娘跑来了,她说:“( )来了,她说:“”
(4)小鹿,听了大家的话,此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于是学生就明白了:小鹿的玫瑰花给很多人带来了快乐。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在别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小鹿也感到了快乐。
        在引导的过程中,我一再激发同学们对玫瑰特点的认识,加以点拨,就这样一方面引导学生多积累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另方面,在阅读中,激活这些潜伏的图式系统,学生才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上的建构。
        (三) 言传身教的策略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心理研究分析,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并且学生非常容易受到老师精气神影响。为此在阅读的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的策略,可以将快乐的情绪传播到班级的每一个角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快乐的阅读学习。
        1. 师生建立深厚的友情
        在语文的教学开展之前,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的融洽,在开展丰富的教学策略的时候,才非常具有实际效果的。
        2. 老师利用自己快乐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学校学习过程,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老师。因而,他最容易信赖老师。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的阅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感,在教学中和蔼亲切的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比如说在国庆放假期间,学生可能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参观了科技馆,了解了很多的高新的科技产品,学生还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科技幻想中,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一些和科技元素有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三、 结束语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快乐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年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赵梦游,朱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3、斯蒂芬。克控生著、 李玉梅译,阅读的力量,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集团。
4、于春华.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才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