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视野下高中体育课外活动的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孙传忠
[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体育课外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具体的教学策略。
        孙传忠
        南宁外国语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体育已经成为高中阶段的重点课程,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进一步强化,社会各界对高中体育课外活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地区的高中也在尝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外活动项目。但是实际调查显示,大多数的高中学校缺乏对体育课外活动的了解,导致课外体育活动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体育课外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视野;高中体育课外活动;教学策略
        体育课外活动是指利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是高中体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学生课程学习任务量大、时间紧张,而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同样非常重要,但在教学中仅通过体育课来组织学生进行锻炼无法满足锻炼学生的需求,要想真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需要适当地融入一些课外的体育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提高身体素质。体育课外活动形式要尽可能丰富,不仅要包括正常体育锻炼还要包括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以在增强学生学体素质的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高中体育课外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本身缺乏体育活动意识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可以得知,许多学生本身就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且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这与高中体育教师的最初设想差异较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许多,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传统应试型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学生过于追求考试成绩,将大量时间、精力放置到理论知识学习上,而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的重要性。
        1.2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我国高中体育课外活动的模式较为传统,其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这是制约我国体育课外活动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当下,我国高中体育课外活动中还未能将学生看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发展,各个层次的学生也没能真正投入其中,无法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2.新视野下高中体育课外活动策略
        2.1 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为全体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水平。对于一些体育意识薄弱、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从思想、意识上进行引导,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要保证他们可以掌握一项或是两项体育技能,以引导其自主锻炼、自主娱乐为主要目标。对于一些有伤病的学生,要帮助其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以科学的体育锻炼、保健康复为主要目标。在对应目标的驱动下,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体育锻炼的方向,进而在锻炼中养成正确的体育活动态度、意识。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地利用体育运动的骨干成员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运动项目。
        2.2 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之中,还需要发挥好班集体和学生体育组织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单项娱乐项目举办一些体育活动,如体育讲座、体育竞赛等活动。体育讲座活动主要侧重于知识的实用性,而体育竞赛的涉及面要尽可能地广泛,以锻炼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每年要有计划地组织体育比赛,进而将学校的运动会举办成集健身、娱乐、育人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让更多具有特长、优势的学生可以在比赛中展示自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奠定基础。此外,学校方面可以邀请一些专业教师或是有特长的学生举办不同的体育培训班,如形体锻炼、体育舞蹈、武术等等,进而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2.3 完善高中体育课外活动设施
        设施落后是造成高中课外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重视,加大经费投入,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外部条件。从目前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学生创造更舒适、更好的活动空间,满足其课余锻炼需求。与此同时,高中体育场地管理者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管理水平,实施科学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地避免设备的损害,以使得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
3.结语
        高中阶段体育教育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方面应当给予体育课外活动足够的重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春晖.浅谈如何将高中体育课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机结合[J].考试周刊,2018(61):138+144.
[2]冯晓辉.高中如何有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J].体育风尚,2018(06):231.
[3]倪辉.普通高中体育课外活动俱乐部选项制的运作方式探究[J].黑河教育,2013(1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