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 冯小莉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活动之一。
        冯小莉
        吴江区桃源小学  215236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活动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能真正运用所学,经常会设计各种小组学习的活动,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的意识,并教会学生怎样合作学习,体会与其它人合作学习时的乐趣。然而在教学中所设计的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情况,让笔者反思并收获颇多。
        一、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合作学习活动
        【案例1】:
        在教授五年级下册 Unit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中Story Time这一部分时,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的调查任务。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给了他们一张表格,让他们调查同学的居住地,上学的方式及上学的时间。学生立即开始讨论交流了起来。在巡视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只是交流了上学的方式和时间,没有交流住址;一部分学生时而用英语交流,时而用中文交流;另外有一部分个别学生却只在旁呆坐,没有与人交流。我与他们的交流发现交不是他们不想练习,而是他们对于地址的表达不了解,不知道怎么说。也就是说这个活动的设计所涉及到的知识超出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范围。
        【分析和对策】:
        在这个教学活动设计中,不难发现老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班上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居住在村子里,不存在书上的街道。学生没学过类似的知识,也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居住的地方。
        老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可以实际操作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1、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设计小组合作活动。
        以上面的案例为例,老师可设计扮演类的活动来进行知识的巩固运用。如老师可出示3至5个人物及关键词,同时也可设计一份地图,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对话操练。这样,既能让学生复习的句型和词汇,又能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2、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使小组合作具有可操作性。
        有时老师会有一些很好的想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实施,或是在实施后却很难取得有效的成果。例如,在上面案例中,老师设计的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操练,让学生学以致用,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很难表达自己的居住的地方,这种活动就不能为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那么老师就应该立即进行调整或是做出示范来引导学生。
        二、注意指导,顺利合作学习
        【案例2】:
        在教学2B Unit2 Dinner is ready! 一课时,听、说、认读单词rice, broccoli, fish, soup, meat,noodles, 并操练句型“Have some…, please.” 之后,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发给每组学生一些画有食物图案的卡片,让每组的学生轮流当组长,给其它学生布菜。

在老师和学生的示范过后,便让各全小组的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而部分学生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食物图片,部分学生不由自主地使用中文“抢食物”,整个活动显得十分杂乱,毫无秩序可言。观察下来,能真正运用英语交流,有效完成任务的只有半数学生。
        【分析和对策】: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示范不够到位,太匆忙;并且老师对这个小组合作活动的要求不够明确。在活动中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在图片上,没有主动使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没有达到预定的语言训练目标。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因此教学中所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要为语言的运用学习而服务。而老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设计小组合作时把小组合作学习与语言的运用相结合,并且做到:1、老师要在开展合作学习前明确的合作学习时的要求。在上面教学案例中,老师如果在小组活动开始之前明确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如果说中文,将得不到食物图片。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就会尽量使用英语,从而锻炼学生正确使用目标语言,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2、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应考虑到时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可能用到的语言知识,通过PPT展示或是老师示范和引导,来降低学生因语言贫乏而引起的交际障碍,保证小组合作活动的顺得进行。3、老师应该关注合作进程,随时给学生提供帮助或是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注意协调,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案例3】:
         在教学3B Unit4 《Where’s the bird?》一课中,在Reading Time这一环节中设计让学生看图分组合作创编对话。用Where…?Is it in/on/beside/behind/under….的句型帮助同学寻找东西,着重训练学生对in, on, beside, under, behind这几个介词的运用。根据前面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感觉这个合作练习应该会比较顺利。
        按照平时的教学方式,一般由学生自行讨论决定各自的角色。在各小组在练习时,我在教室里巡视,随时给学生提供帮助。这时我发现,这一次有几组的学生已经顺利的在对话练习了,而有几组还在争执各自想要的角色中。在我仔细观察之下发现,已经开始练习的那几组,各自有一个组织能力强,成绩较好,有信服力的学生在主导。而在争执的那几组,有的学生不发表意见,有的谁也不服谁,没有一个主导的人。我与这些小组进行沟通,确定他们轮流主导才解决了问题。而在以后英语课中的小组活动中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
        【分析和对策】:
        这种情况发生后,让我重新回顾自己以往在教学中所组织的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我总是担心学生的年纪小,可能不能胜任组长,如果无法顺利组织小组合作活动,那么我的教学就不能顺利完成。所以,一直以来,在小组合作时,我让学生自行商量,以便让学生以能力为基准,能力强的可以负责难一点的,能力差一点便负责简单一些。平时都是比较顺利,但是不同的小组活动内容和不同的学生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情况,所以教师应该随着小组活动内容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协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同时根据每组中学生不同的能力进行协调。对于协调能力强的小组,教师应该慢慢减弱对其活动的控制,把组织活动的权力放给学生。对于那些组织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注意慢慢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在设计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发挥教师的引导力和协调力,灵活机智把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发展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