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杨宝江
[导读] 在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中,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和义务教学是联系很密切的关系,然而,从当前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其情况却是不容乐观。
        杨宝江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岳庙办新姚小学
        摘要:在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中,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和义务教学是联系很密切的关系,然而,从当前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其情况却是不容乐观。就根据中国目前的地区经济发展来观察,东部发达地区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因此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能够勉强跟上当地的中等教育,但是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农村小学教育而言,是和东部的农村小学教育存在显著差距,并且在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是没有完善,对农村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和义务教育质量的需求迫在眉睫,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为农村学生的未来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学校;管理;质量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因此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均衡发展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许多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而农村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学生的基础阶段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小学教育却存在诸多弊病亟需改善。
1.农村小学学校管理问题概述
        1.1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
当前农村小学仍然沿用传统的落后的学校管理理念,这对于管理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毫无帮助。传统的管理理念在教学中是相对教条主义、重视统一而忽视个性、重视服从而忽视交流、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这一来,就造成了学校的管理机械化,呆板沉闷和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发展毫无帮助的双重负面影响。
        1.2缺少先进的管理模式
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来说,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开发先进的管理模式。然而从当前的学校管理模式状况来看,其结果却是让人不敢恭维。大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在学校的管理工作当中依然遵循着一成不变的原始的形式和规章制度和模式,导致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新的学习需要的严重脱节,这不仅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不利于学校的进步和发展。
        1.3未能促进教师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然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由于管理模式的僵化和滞后,本应该作为重要力量的教师却难以发挥应有的水平,过于固化的管理制度框定了教师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之同时再加上农村相对处于不利的待遇水平的情况,很难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素质,这自然而然的就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1.4未能落实有效的管理
缺乏有效的管理也是当前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然而,在当前的农村学校的管理情况来看,却极其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例如:许多的农村学校 虽然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师也根据任务提交了工作计划,但是对于教师的具体工作进程却没有落实到位,只是注重一纸形式上的工作计划。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及时地改善。这样的结果对于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对于以上所总结和提出的问题,根据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和资深管理人才的建议和意见,也制定出了一系列较为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2.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改善探索
2.1强化学校管理的方法
要想改善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现状,加强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那么就要根据《新课改》中关于义务教育的一项根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同时指教师和学生。这样一来,才能让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有目的,当然管理方法的制定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学生和教师的意见来改善学校的管理工作,以此有效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因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无论是对学校的管理,还是对学生的教学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最后是要给予教师充分展示自身教学能力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教师真正的优缺点,并以此为基础加以改进。
        2.2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从提高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来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教师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将形式化、教条化和传统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多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实验,应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题地位,建立学生和教师更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学质量。
        2.3完善考核评价的机制
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考核制度这方面,要进行综合考核。拒绝形式上的教学工作计划的提交。要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其他教师对于本教师的评价;并且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制度,监测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和学习管理情况。
        2.4完善学校管理的制度
改善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而其中改进教师管理则是重中之重。具体来说:(1)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公平分配;(2)建立教育资源流动机制,实现教师资源在各农村小学之间的平衡,让资深教师、骨干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3)有计划地提高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和等待改进的空间,为了让农村学生更好的学习,打好基础。就要及时采纳资深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切合实际的建议和方法改善学校管理制度,促进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只有如此,才能正在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积极响应《新课改》的目标,让农村学子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魏学龙.浅析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教育科学,2017(1):267
[2]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供给侧研究”课题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供给的主要矛盾和问题[J].教育经济评论,2017,2(4):2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