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王莹
[导读] 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属于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
        王莹
        郑州航空港区慈航路小学  郑州航空港区  450000
        摘要: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属于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因数学是由生活实践向着逻辑与理性高等数学过渡的过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建立创新的学习理念,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开展创新性与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首先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结合现状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综合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一)时刻保持质疑精神
        为逐一突破各项数学难题,教师应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与思考,面对不同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有着敢于质疑的精神,不断学习与创新,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学习,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也是从无疑到有疑的循环过程。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并且敢于大胆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项问题,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将相关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意识。
(二)培养求同存异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身求同存异的创新思维,面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开放性与创新性的思维思考相关问题,不再将自己的思维固定的特定的形式当中,而是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教师只有在特定的课堂当中学习与积累知识,才能够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运用不同的思路解决同一问题。另外,还可探索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三)敢于打破传统限制
        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还会使其产生厌烦心理,影响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与引导,教师适当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丰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自身专业文化素养得到广泛应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累计经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知识点用动态的方式直观的展现出来,不再单纯局限于某一种教育方式当中,带领学生学习的同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思维,灵活掌握各项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的时间与空间,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效措施
(一)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独特的长板与短板,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由量变进行质变的过程中。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培养学生的动脑意识和创新欲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与相互交流的同时,教师应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明白创新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应局限于条条框框,而是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看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与独立思考的机会。另外,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也敢于大胆的质疑与猜想,进行自主探究与思考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设置开放性的习题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需要为学生提供开阔的空间与平台,当习题答案具有开放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进行思维发展训练,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基础环节。教师可根据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以及相关资料,所设计的数学习题也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互结合,在特定的情境当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学生可比较不同的学习方案与解题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创设自主学习空间
        虽然创新意识是人们的天性,但是创新的技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创新的规范性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过程,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培养与鼓励,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与平台。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性格特点,对其进行小组划分,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得出结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
(五)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结合的过程。因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生爱动,但是也十分要强,在具体活动当中,每位学生对成功都有着较强的欲望,这也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因此,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入一些竞赛机制,充分引起学生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大胆创新。另外,教师还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结合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对其进行训练,将现阶段所掌握的知识作为基础,突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局限性。
(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属于重要的方式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不再是单纯的灌输文化知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与学习的主动权交至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索全新的解决策略,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掌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规律与性质。
三、结语
        创新教育属于一种相对较为新型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对于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明确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发挥创新教育理念的优势,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带来更多全新机遇。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所知所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小土豆引发精彩课堂——《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案例[A]. 周琳华.2018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 2018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A]. 徐正慧.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C]. 2020
[3].动手操作 发展空间观念——个人成果案例《圆的面积》[A]. 郑喜军.第十八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数学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空间观念”主题专场论文集[C]. 2019

作者简介:王莹(1983-03-12),女,汉族,籍贯:河南汝南,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小学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