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王明军
[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王明军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枧塘镇枧塘完小 541500
        摘要: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一般以教师主动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简单但是无趣,对于专注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更难达到教学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不利于小学生自主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而高效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还可以达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本次基础教育教育改革的一个大跨越,也是为了新世纪培养出具有时代担当的信息人才最具有优势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未知的定理、验证未证实的猜想,而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定一些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以期获得有关于知识的直接体验,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对于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以及数学学习的欲望,还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出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创新型信息时代人才。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弊端
(一)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兴趣丧失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做不完的算数卷子的学习方式,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不高。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一堂课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成功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而提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则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举措。小学数学在儿童的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学科,也是早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但在大部分小学校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弊端。
(二)教师角色定位不准,仍是传统的“主导者”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甚至是儿童至成年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这不可否认,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者、权威者的角色,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特性发展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教师定位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子出来的“好学生”,这极大地抹杀了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从旁协助,给予学生能够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的尊重,把课堂真正意义上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获得有利于能力提高的直接经验。


二、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策略
(一)树立研究的整体意识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树立研究的整体意识,教师、家长和学生只有先将意识提高上去,研究性学习才能顺利展开。学校领导应该提供给教师有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先将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树立起来,再由教师通过家长会等方式转变家长传统的教育理念,家校合作,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准备与课后引导
        对于高效课堂来说,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课前准备环节,老师应当安排学生共同参与进来,首先应当安排学生进行内容预习。例如,在进行三年级课程中时间的教学时,可以在进行正式教学的前一天,安排学生依照家里的日历对时间进行熟悉,并与课文内容对照,起到一个预习的效果。这样在教学课程中,可以让学生把已经熟悉的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加深,也有可以减少学生学习负担,有利于新知识的传授。众所周知,班级内学生数量比较大,因此同一个班级内的不同学生实际上可能存在不同的学习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制订计划计划,由于小学生普遍存在思维跳跃、专注力不足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兴趣进行备课,以便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避免注意力分散、课堂混乱等情况的发生。另外,教师教学应当有针对性,不能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要考虑班级内学生的总体情况,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要在各个学生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执行,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简单,应当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喜悦,也能够避免学生产生过分自满的心理,对学习放松警惕。开展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还有对课本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教师应当在课堂学习内容结束后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课后引导,既可以保障学生能够更通透地理解课本内容,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增长见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转变教学理念营造氛围
        转变教学理念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极为有效的学习模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也无法有效的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相融合,从而阻碍自身对于数学学习的途径,也无法对于多媒体应用形成稳定的体验。利用多媒体应用,真正适应学习教学理念转变,是最优化的步骤和环节之一。营造良好的多媒体与数学学习课堂模式氛围的联系,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和途径之一。让学生们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可以带动学生们进行数学学习的有效化,学习良好的氛围下他人的学习模式和多媒体积极应用,相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极为有意义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理念和氛围,就会导致学生们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从而严重阻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所以,提高学生们对于课堂氛围的融合程度和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于当代数学教学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和途径。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应试教育下很难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良好适应与沟通能力的人才。因此,研究性学习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林群,余桥“.研究性学习”概念的演变及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6(9):4-8.
[2]任彩云.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