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 李宗腾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备也在不断完善

         李宗腾   
         新疆阜康市第四中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备也在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实施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因素,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课本为中心,单一地向学生们传授理论知识,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逐渐走向了教育课堂。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设备  信息技术  
         【正文】在进行创新型课堂的构建时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课堂趣味性。而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与教师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关联,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化、具体化、多样化,将复杂抽象的数学动态化,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习难度。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活跃自己的思维,将旧知和新学内容建立联系,并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帮助他们产生某些情感体验,从而激活他们有关数学学习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引发他们对于新知识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模式,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生动化,让学生在一个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另外,由于数学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在最开始学习的过程中会有畏难情绪,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创新思维,将创新课堂带入到学生的学习中,通过将一些道具引入到课堂中来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空间几何”的讲解中,教师首先在课前阐释空间的概念,再引入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几何,让学生想象自己在空间内进行几何图形辨析中的情境,然后利用多媒体将一些建筑几何,常见几何等优美的展示图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之美,数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实际应用性。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空间内对于一些立体图形截切所形成的几何图形的动画,让学生对于空间立体三维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在了解平面几何的基础上将新旧知识有效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好的知识体系,还可以保证课堂的稳步进行。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一门学科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想要提高课堂上的学生学习效率,就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是单一的在课堂上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过程,没有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能力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比较低,甚至出现了一些厌学心理,缺乏学习动力。数学内容本来就比较抽象,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越来越低,课堂效率越来越差。多媒体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精准且有用的信息,教师利用新媒体,加上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通过设计精美的课件,科学规范课堂环境,在课件中设置新颖有的练习题,帮助学生们巩固新知,复习旧学。学生们减轻了自己的学习压力的同时,还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当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时,学习兴趣就会更加高,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入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大课堂教学的范围,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三角形内角和”的讲授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自主结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找到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以及对于三角形进行正确分类,并让学生们找出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特性以及不同之处。在对于内角和结论的讲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历史数学家对于三角形的探索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多种趣味习题来考察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可以让学生试着从梯形、长方形等不同几何图形中找到三角形的存在形式,并尝试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规律,扩大教学范围,提高课堂趣味性。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媒体的使用不仅方便了教师采用多样性的方法传授知识,也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整合,在改善教学模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也可以在课上通过课件的放映时间观察学生的状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在了解到学生对某些方面有薄弱的现象可以单一重复的多次播放,让学生反复观看,进而达到巩固的目的。同时数学的创新性较大,空间性和思维逻辑性较强。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教学课堂中合理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素质发展、学习兴趣引领的需要。学生在设备齐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会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将抽象复杂化的数学问题、难点简单化、具体化,除了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起源,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保证学校教学进度的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1]张文龙.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巧妙融合——以“二次函数”课程为例[J].中学数学,2020(20):7+10.
         [2]卢鹏程.浅谈多媒体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势[J].学周刊,2020(30):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