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28219860423XXXX
摘要:电气化自动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是指电气化自动控制设备能够在特定的时间段,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发挥可靠的功能。近年来我国电气化行业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更多趋于自动化、智能化。在相等时间内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所发挥的功能越多,则说明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自身的可靠性越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相对恶劣,不但要受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保证自身长时间的运转,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成为其是否合格的检验标准之一。文中分析讨论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一、前言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控制系统的运行既可以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也使其系统的运作更加系统化、快捷、精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必要基础,也是用来测评我国电子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指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既可以对生产效率、工作质量有着极大的提升,还可以改善劳动条件、加强运作经济性等特点。为保证生产工作的稳定运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需要拥有高度的可靠性。如今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我国自动化产业不断持续发展的同时,保证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保证检测
保证检测具有一定的预防性,其是在设备没有出厂前对其进行检测,以此来保障设备完全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与质量要求。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对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和损坏部件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避免设备的原本故障出现在未来使用或操作过程中,其可以从根本上确保设备在运行时保持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因为设备自身问题,所引发的设备可靠性运行问题。这种方法更加适合抽样检测工作。
2.实验检测
实验检测就是通过人工对设备运行的工作条件与环境进行模拟,处在这种实验环境下,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利用数理化统计方法对设备所产生的具体数据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以便确定设备在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可靠性指标,用来推断出设备可以良好运行的工作环境。实验检测所具备的优势就是可以模拟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对于设备运行来说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但是这种检测方式,投资成本较大,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更加适合厂家对批量生产的设备进行检测。
3.现场检测
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进行检测时,通常采用的方式就是现场检测,利用数理化统计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用来设备运行相关的可靠性数据。现场检测方法具备的优势就是操作简单,通过检测其中一部分设备,就能对整体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工作性能展开推算,极大程度上节约了检测成本,并且不会影响到设备的连续工作,而这种检测方法具备的缺点就是容易被各种因素阻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三、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1.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性解决方案
要从根本上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首先需要从构造该设备的原配件或元器件的质量上入手,即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性价比高的元器件来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制造;其次,根据自动化控制系统可能应用的环境要做充分估计,对于不同环境要求的系统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与修正,针对不同环境要求可以考虑将自动化控制系统分级设计,比如根据环境恶劣程度分为1-5级,等级越高代表环境越恶劣,在设计和制造时则因地制宜的来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再次,要注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定期检修与维保,一方面厂家可以考虑提供有偿的定期专业检修和维保服务,另一方面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单位也需要注重这种周期性的检修与维保工作,这能有效防范由于操作失当造成的相关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有效增长设备寿命、降低使用风险。
2.从设备的散热和防潮灯入手提高可靠性
虽然说厂家或者使用单位的环境条件是固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是不可更改的,对于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要做好散热和防潮的工作,如果使用单位对于这些散热和防潮的问题不给予高度的重视的话,那即使是性价比再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使用的时间久了也会在可靠性上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其实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可以改善的。比如温度,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来说,温度是一个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温度的升高速度过快,对于仪器工作的稳定性等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做好散热设计可以通过增大器件外壳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并保持接触面的光滑,导热膏的使用也会有所助。再比如湿度,湿度不仅会加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老化和腐蚀,更重要的是,如果设备工作的环境潮湿,还很容易发生短路等现象,因此,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一个干燥的工作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要加强设备的密封和灌封等相关工作。
3.从零部件入手提高可靠性
任何一个电气自动化设备,无论是体型庞大还是袖珍,无论是功能繁琐还是简单,其构成的本质就是一个个的电子元器件和零部件,想要提升设备的整体可靠性,最根本的就是要从零部件入手,做好一点一滴的可靠性控制。首先,对于引入的元器件的检查程序要加强,制定的时候要根据相关标准来制定,投入生产之前必须保证每个零部件的质量问题;其次,就是在选择零部件的时候要对于生产零部件的厂家进行严格的筛选,目前市场上从事相关工作的内容的厂家数不胜数,我们要从这广大的厂家当中找出性价比最高的厂家,对于生产需要的型号、规格等问题都作出严格的规定,要求其在声场过程中严格遵守。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控制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严格把关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零部件选用准则是增强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关键。
4.高度重视运行管理
现实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时,需要由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从而降低因员工操作不当引起的不良影响。企业内部定期提供学习机会,如实操训练、知识培训,学习操作规范、专业知识、应急措施等。新员工要进行考核,合格后上岗。不断提升操作者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降低人为失误率,提高设备应用率。制定规范、指导书,并由专人对设备进行严格维修、保养。实时监测设备,对隐患问题具有预见性,及时处理,避免严重化。
5.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
工作人员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生产和操作的主体,他们自身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是设备可靠性的关键。因此,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后续自我提升。不断学习有关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设计新理念,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设计经验,了解和熟悉自动化设备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流程,提高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操作的技能技巧,加强设备使用安全意识。在可能的情况下,多为工作人员提供外出参观和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开阔视野,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把专业性强、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安排在重要岗位工作,为工作人员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结束语
现阶段,电气自动化设备被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其在运行时的可靠性也得到了相关人士的关注,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对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所使用电子元件的质量也加大了监管力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合格元器件的使用。各自动化控制设备生产企业也应严格控制生产程序提升设备质量以此来提升设备的使用年限,加上设备操作和维护技术的日趋成熟,共同确保了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中的可靠性,推动了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 (08):391-392.
[2]刘云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2): 204.
[3]王涛.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20):13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