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李欢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欢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工程,大多数水利工程都采用混凝土结构,无论是承受荷载还是防渗,都由混凝土结构直接承担。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哥拉凯古路凯巴萨水电站项目部  云南昆明
        摘要: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工程,大多数水利工程都采用混凝土结构,无论是承受荷载还是防渗,都由混凝土结构直接承担。基于此,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对此,一方面要从结构设计工作入手,保证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之后的结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则要在结构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针对不同施工环节,明确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避免质量病害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基于此,以下对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利工程作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程,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诚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工作,为此制定并颁布了大量的政策和便民措施,将水利工程纳入我国重点开发的工程项目中。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水工建筑都使用混凝土建筑结构,大坝、水闸、码头等设施的建设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工建筑施工中应用的优势
        混凝土在工程施工中属于常见建材,简称为砼,通常是将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将砂石等作为骨料,再加入水以及其他添加剂,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其进行混合搅拌配置,再将其应用在工程施工中。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大多为普通混凝土,拥有着较高的耐腐蚀性,较强的刚度,较低的造价成本等优势。混凝土凭借着自身良好的耐腐蚀性以及较低的造价,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混凝土自身耐久性较强,一些水,酸碱材料等无法对其造成严重破坏。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使用木质材料或者金属材料,都可能被水腐蚀,导致材料出现腐烂或者生锈问题,对这些问题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时,还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不适合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进行大面积使用。另外一些高分子复合材料自身的耐腐蚀性较高,但是因为其造价成本过高,也无法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大规模使用。而混凝土在占据价格优势的同时,与其他材料相比,耐腐蚀性是最好的,并且刚凝结好的混凝土有着极高的刚度,可以有效抵挡水流的冲击,还可以满足车辆等运行要求,因此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2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堆石混凝土技术
        堆石混凝土主要是将大颗粒石块堆放一起,从堆石体的表面进行浇筑且不需要振捣,这主要是因为堆石混凝土技术利用了专用的密实混凝土的高流动性以及高穿透性的特点,并依靠自重完全填充堆石的缝隙。堆石混凝土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设备,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生产和浇筑量,从而有效减少对温度及对混凝土层面的处理措施。并且堆石混凝土技术可以使用机械化施工,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对质量的管理水平。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较为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对相关的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使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最大化。
        2.2搅拌
        搅拌是混凝土作业工序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也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此加强思想方面的高度重视。首先,确定与搅拌相关的因子。一般来讲,在混凝土施工领域,其结构在和易性以及坍落度方面的具体指标呈现,都与搅拌这一工序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之后,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的管理干预。为保证搅拌的充分性与全面性,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搅拌技术的深入培训、创新,做好原材料的科学配比,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进行合理搅拌,并督促工作人员在参与搅拌操作的过程中明确连续操作的原则,避免因为出现时间间隔而造成搅拌不均匀等不良现象。
        2.3裂缝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使用宽幅摊铺机有效处理混凝土接缝处的平整度。

如果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将接缝处的混凝土有效压实,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纹,甚至导致混凝土出现松散的情况。因此,应该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进行具体的技术处理,如果处理过程中混凝土断面不平整,可以使用人工处理的方式进行修改,从而保证混凝土缝隙处理的质量和水平。
        3改进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3.1原材料质量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范围内,施工单位需要对原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控制,从而为后续的高品质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针对水工作业的实际需求对材料类型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需要准备细砂、水泥、砂砾等材料。之后,针对具体的采购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在采购之前,采购人员需要对工程的项目要求进行明确,掌握工程施工在材料方面所提出的标准,对不同类型材料的规格、质量标准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全方面调研材料市场,需要对材料厂商的信誉度以及材料品质情况等多个方面开展调研。同时,在大规模采购之前,采购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比如针对砂砾的粒径进行抽样检测,做好纯度、硬度等指标的检测,以保证所采购的材料符合具体的施工要求。
        3.2从混凝土结构变形的控制保障施工质量
        在实践中,水工建筑极易出现结构或者构造变形的问题,发生裂缝现象,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首先,还是必须科学设计结构,不仅要满足结构的整体性要求,还必须控制变形问题,实时观察裂缝的产生情况,准确估算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大小,合理设计断面,精准计算水工建筑日常使用中的超载问题所导致的受力与维修成本。其次,严把原材料与半成品质量关,确保结构设计优势落到实处,不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减损。最后,在具体施工时,还必须严格核定材料的配合比,砂石的配比应符合标准,其石粉比例、含泥土量都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调整现场骨料,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结构变形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尽可能地避免变形问题的产生。
        3.3对混凝土配合比例进行优化
        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对制成质量优质的混凝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需重视混凝土配合比例的设计工作。首先水利工程技术人员需挑选符合水利工程所需的混凝土原材料,将水的使用量降至最优。随后,在进行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来对原材料进行混合,在此过程中可加入适当的高粉煤灰,只有对混合过程进行最大程度的把控才能有效保障所制得的混凝土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当施工技术人员完成混凝土的制作之后,需安排专门人员从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测试验,若发现其中含有的混凝土不达标,则技术人员则需重新进行混凝土的制作。
        结束语
        对于水工建筑而言,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工艺,同时也是决定工程整体作业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针对具体的技术手段加强质量层面的全面控制。从现场环境、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施工技术及养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加强管理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与工程作业标准相契合,同时在具体开展施工操作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规范技术的应用流程。
        参考文献:
        [1]徐旭坤.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中华建设,2019(08):184-185.
        [2]王森.浅谈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46+48.
        [3]谢永高.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其应用的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41-142.
        [4]王捷.关于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04.
        [5]徐卓,张佳.试论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0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