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科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王立言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进展,大家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省佛山市  52822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进展,大家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当前,在人们加班较为普遍,学生作息不稳定的背景下,本科院校体育训练的开展越来越重要。但是,笔者经调查发现,很多本科学校的体育训练开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有效促进教育的开展,教师需要针对问题研究对应的策略,提高训练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本科;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
        引言
        应用型本科是我国现阶段对一种新型本科教育,它是本科教育与高级别本科教育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型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发展的特点及现状如何?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要求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改革。传统的体育专业教学往往只是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却不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实力的提升,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这部分学生将会面临被社会淘汰的风险。其次,社会正在发生了巨变,人才的竞争逐渐变得激烈,目前各大高校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率普遍偏低,这对于体育专业教育人才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同时,我国体育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这就意味着体育专业人才素养需要不断提升才能与快速发展的体育事业相匹配,并且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作为人才输出的中坚力量,本科院校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以此来培养出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以及具有创新性思维以及发展眼光的先进型人才,这对我国体育人才来讲是必经之路,也是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的前提。
        2本科体育训练的有效对策
        2.1改善体育训练环境
        体育训练场地以及训练设备是开展高效训练的基础,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体育训练的开展,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体育训练的开展,教师需要与学校进行协商,使本科学校充分认识到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建设相应的体育训练场地,配送相应的设备,比如篮球场、乒乓球桌等等。学校可以专门成立监管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从而达到促进体育训练有效开展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训练的开展,丰富训练内容,学校要定期引进一些新的设备,开展新的项目,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
        2.2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第一,本科体育教师应该基于院校办学宗旨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以应对将来就业后严酷的工作环境;第二,本科体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运用自己的创造思维,通过针对性的体育训练,如攀岩、游泳等,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职业要求,提升身体素质与职业能力。
        2.3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是将体育教育思想融入到现代高等教育课程的重要一步,也是首要条件。如果这种意识没有融入到高等教育理念中去,在实践当中就会遇到困难以及对立思想的产生,不利于全面的贯彻体育教育的思想。在这种思想认识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主体是多方面的,要认识到这种体育教育的思想认识主体首先是体育教师。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能够认识到体育教育的思想内涵、思想意义以及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运用体育教育的思想来完善教学课程。其次是体育课程安排者。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安排者对于体育课程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的决定和指导性的作用。

积极运用体育教育的方式来帮助学校进一步的发展,拉近课程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主人公的意识,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进一步的发展。最后,认识到学生是体育教育重要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高等教育价值体现的主体,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参与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心理建设和体育教育,帮助自身进行全面的发展。
        2.4创造良好的体育宣传氛围,培育大学体育精神
        学校要重视体育的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媒体构建体育宣传新格局,为学校体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体育精神引领大学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宣传要以学校优势项目或龙头项目为重点,凝练体育精神,如江南大学的马拉松精神、天津师范大学的龙舟精神,以此辐射其他项目。宣传媒体要多元化,可以是体育雕塑、体育标语、体育吉祥物、体育宣传栏或宣传长廊、体育壁画、体育歌曲、体育服装等,也可以是校园广播、校报、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大量的体育新闻。目前国内院校在体育宣传及体育精神培育方面较国外大学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有较大差距,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应该构建全域体育宣传格局,创造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使学生时时、处处浸润在体育精神的熏陶中,以培养健全的人格。
        2.5创新体育教学评价方式
        一般而言,评价通常主要是对某事物或活动的价值进行的评判,包括对质与量上的价值判断。体育课承载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责任,通过体育老师的引导实现学生训练以促进他们获得体育知识及技能,教育界通过将教学评价进行创新及应用,将它运用在体育教学评价中,能够对体育教学效果起到评价及引导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对评价的意义有着清楚的认识,它可以把学生及其行为及体育教师的看法,主动地传达给学生。我们要将评价体系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积极恰当地去评价,在评价时要及时性、针对性、客观性及诱导性的引导学生,让他们及时纠错,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激情。实践表明,体育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主动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2.6营造良好体育训练氛围
        体育训练的有效开展不仅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自身以及学校周围的环境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训练的开展,教师可以与学校共同创设良好的体育训练环境。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些有趣的标志,提倡学生多多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定期举办学校马拉松,设置相应的奖品,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体育课程评价,要根据转型发展需要,同时结合院校自身情况不断更新评价方法及内容,不能局限于原有的规章制度。评价方法要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过程性评价内容涉及面要广,既要有学生课堂表现还应有学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既要有参与课外活动的次数也应有课外自主锻炼的情况。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及课外锻炼的参与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公平公正原则,从精神层面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永德.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9).
        [2]贾鸿平.新形势下影响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9(6).
        [3]王彦会.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学周刊,2013(8).
        [4]王彩玲.基于健康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9).
        [5]秦顺彪.试论影响初中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几点因素及对策[J].读写算,20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