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敏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其自身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对汉语这门语言的掌握,为化解汉字教学的难题。本文从汉字造字法角度出发,以汉字中占比最大的形声字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托形声字形符表意,声符表音的重要理据,设计汉字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推动汉字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帮助学生掌握绝大部分的汉字,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
【关键词】形声字;理据性;课堂活动设计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作为汉语的符号载体,其自身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学习者对汉语的掌握。赵金铭(2006)曾提到,汉字是汉语中最难的部分,是汉语学习的瓶颈,“汉语难”实际上是“汉字难”,因此化解汉字教学的难题,成为解决“汉语难”的关键。汉字作为一种音意文字,既表音又表意,这种音意兼顾的功能在形声字中表现最强,且汉字中形声字占比极高,康加深(1993)在其研究中针对7000个通用汉字统计发现,形声字有5631个,占总比例的80.5%,而苏培成(2014)指出,依据古汉字,汉语形声字占总数近90%,但如果从统计的现代汉字来看,在 7000 个通用字中,形声字有 3975个,只占 56.7%”,尽管比例有所下降,但仍过半数。刘涛(2019)以《新HSK四级词汇大纲》为研究范围,整理发现,大纲中所用的汉字,形声字占 61.21%,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随着汉字简化,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理据性严格对仗的情况有所下滑,但形声字仍在汉字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理据性仍对汉字教学具有深刻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以形声字理据性为依托,从形声字的理据性分析汉字,打破传统汉字教学中反复认读、抄写汉字的机械教学方法,从汉字本身出发,设计灵活、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汉字,增强学生汉字记忆力,减少学习负担。
一、形声字的理据性
(一)形声字的形符表意性
形声字的形符,一般表其意义范畴,形符相同的字,意义的表达上大多有勾连,其意义与形符所表示的事物或者动作、行为有一定关系。如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形符“氵”,以“氵”为形符的字,多与水有关,再如以“讠”为形符的字,多表示与说话有关。从造字角度来看,为满足古人用字描物记事的目的,形声字的形符多用来表意或与本义相关的意义范畴。
形声字的结构类型有“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外形内声、外声内形、形占一角、声占一角”八种,研究数据表明,左右结构的左形右声占较大比例。为充分验证形声字形符表意作用,笔者利用部首检字法查找《现代汉语词典》,考察其表意性。
以下是形声字形符表意作用的展示:
1、形符表示某具体事物:
“氵”造字时将其化为水波状,表水,该形符的字,多表与水有关,在水的意义范畴中,如:“江、河”,均积水而成,“清”则用来描摹水的样子等。
“扌”形符所表示的意义有些与整物有关,如:“拇、指”均为手的部分,而“门把的把”是手接触的物体。
“礻”以该部为形符的字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暗含背后潜在意,如:“祈、祷、祀”均与古代仪礼之事有关。
2、形符表动作、行为:
“扌”以该部为形符的字有些还与人的动作、行为有关,但这些动作、行为多用手完成,如:“拉、提、拽”都是通过手这一部位运作完成。
“讠”本字“言”,指人说的话或说话的动作,常见的“说、语、论、谓”等都表现了以口相传这一动作。
(二)形声字的声符表音性
形声字的声符,大多可以用来表音,声符相同的字在声韵上具有较高一致性,但伴随汉字简化、古音演变,许多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读音上的一致性有所下滑,这也是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占比下滑的重要原因。形声字声符表音主要表现为:
1、声符和整字读音完全相同,如:方——芳、干——杆、青——清等;
2、声符和整字声韵相同声调不同,如:青——情——请——箐、方——房——仿——放等;
3、声符和整字,声母相同韵母不同或者声母不同韵母相同,如:包——跑、兆——逃、共——哄、可——河等;
4、声符和形符都不同,如:又——汉、虫——独等。
二、基于形声字理据性的汉字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汉字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表音兼表意,这一特点在形声字中尤为突出,形声字形符表意,声符表音,是一种音意兼顾的汉字造字法。汉字教学任务要求掌握汉字音、形、意,三者缺一不可,而针对汉字的课堂活动,也必须包括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根据这一任务要求,依托形声字理据性的汉字教学活动设计中,将对这三个方面给予极大重视。
形声字的理据性虽强,形符和声符在表意和表音上的理据作用突出,但也不能否认,随着汉字简化,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表意和表音功能有所下降,甚至有时并不可靠,常见的“认字认半边”也闹出不少笑话,如:“不仅”读成“búyòu”,“扳过”读成“fǎnɡuò”,“肩膀”读成“jiānpánɡ”,“蹲下”读成“zūnxià”,类似的,在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有所斟酌,理据性强的必须用,理据性次一级的尽量避免干扰用,理据性最次的则能不用就不用。
根据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理据性,在形声字的活动设计中,笔者主张:
1、独体先行
无论是形声字的形符还是声符,大都由独体字构成,因此教学中可以采用独体字先行的方式,先针对独体字开展活动,考察学生对独体字的掌握及独体字作为形符的演变,作为声符的音准,如:猜汉字活动,教师给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猜汉字或者形声字的形符,图片上是一只手,学生直观感知手,演变成形符,变成“扌”,另外一张图片给出一张嘴,学生直观感知口,根据音符示音作用,这个汉字是“扣”。从这个活动中,可以看出,无论过程中如何转变,都离不开独体字,因此,独体字要先行。
2、形符义类
形声字形符表意,在表意功能上其义符可类化,如:以“艹”为形符的字,多与植物有关,以“足”为形符的字多是用脚完成的动作或行为。因此,设计活动时可采用推理的方式,以某一形符开始,让学生说出该形符的汉字意义与什么有关,然后头脑风暴,写出带有这一形符的汉字。如:“月”与肉有关,是人的身体器官,让学生头脑风暴出“胳膊、脑、膝”等与人体器官有关的汉字。
3、声符辨析
声符的表音功能有所不同,有些形声字的声符严格对应,有些则声母相同,有些则韵母相同,因此可以采用求同法和存异法进行归类,既不同声母又不同韵母的情况则可归为一类,这样课堂活动时就可以根据声符表音的强弱有选择地进行声符表音理据的强化训练,如:火眼金睛的形近字辨析活动,老师读“眼睛”,让学生在“晴”和“睛”之间选择正确的汉字,然后用另外一个组词造句。
三、形声字的汉字教学活动
传统的汉字教学,教师为主体,带领学生机械地重复汉字的笔画、笔顺进行书写训练以及跟读等练习,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丧失汉字学习的兴趣,为了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减轻汉字学习的负担,更好地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团队协作力,进行活动教学十分必要,因此以形声字的理据性为依托,针对形声字设计可推广的汉字教学活动,以更好地进行形声字的教学。
活动一:默契大比拼
活动规则:将学生两两一组分开,教师展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卡,根据形符和声符间的位置关系,上形下声、左形右声等摆放形符和声符,一个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字卡,口头描述或者动作展示字卡上的内容,另一个同学根据描述或者动作猜出队友展示的汉字,每轮5个汉字,最快完成并成功的队伍得分,一轮结束后,队友双方互换角色,进行新一轮的比拼。
活动目标:该活动考察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及对形符义类、声符表音、形符声符之间的结构位置关系的掌握。
活动展示:教师出示“艹、化”,按照上形下声的位置摆放两张卡片,学生首先指出这个汉字形符和声符间的位置关系是上形下声,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图片上的内容,该字的形符与植物有关,该字的声符,冰块在高温下会怎样?另外一个同学根据描述猜测,形符与植物有关,且是上下结构,即“艹”,声符是冰在高温下会融化,由此猜出该字是“花”。
活动二:图形配对
活动规则: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猜汉字,然后将独体字转换成的形符。
活动目标:学生根据图片确定独体字,并将独体汉字转换成形旁。
活动展示:教师展示水、草、树、人、嘴等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对应的独体字,然后把相应的独体字转换成形符“氵、艹、木、亻、口”
活动三:头脑风暴
活动规则:将学生分成A、B两组,教师提供一个形符,让学生头脑风暴根据形符写汉字,A、B两组每人依次作答,说出并写下汉字,两组不得重复,当A组不能写出汉字则让渡机会给B组,两组都想不出新的汉字,活动结束,开始新一轮比拼。
活动目标:学生能够根据形符,充分提取所学汉字,对已经学过的汉字进行复习巩固。
活动展示:教师出示“扌”,学生根据形符头脑风暴,A组写出“把、拉、提”B组写出“打、扔、扫、扛”两组都写不出新字,B组写的汉字最多,B组胜。
活动四:汉字开花
活动规则:将学生分成A、B两组,教师给出声符“青、丁”等作为花蕊,两组学生给声符加形符,组成新的汉字构成花瓣,并给这个字组词让汉字开花。哪组的花开得最大最好看,哪组胜。
活动目标:学生能在声符表音的理据性的基础上头脑风暴,提取所学知识,给形声字的声符加形符构成汉字并应用。
活动展示:教师给出声符“青”作花蕊,学生小组合作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加形符组成新字,“情——感情,清——清洁,晴——晴天,请——请客,倩——倩影”,完成多的小组胜。
活动五:火眼金睛
活动规则: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读词语或句子,学生从所给的汉字中选择听到的正确的汉字,加分题是给另一个字组词或造句。两组抢答,速度快的小组答对加分,加分题可选择做或不做,答错,加分题机会让渡给另外一组,答对加分。
活动目标:训练学生辨析形声字的能力,有些形声字形相近,学生如果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汉字,在使用时会出现问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对形声字在音符相同时,形符所代表的意义的考察。
活动展示:教师读句子:眼睛盯着远处的人。学生从“盯、叮”中选择正确的汉字,最先抢答正确的小组加分,选择加分题用“叮”造句,放弃加分题,另外一组完成加分题,正确加分。
四、总结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重要地位,解决形声字的学习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汉字学习的难度,形声字形符的表意性和声符的表音性特点突出,是汉字教学的重要理据,利用这一规律设计汉字课堂活动进行汉字学习,大有可为。当然,在教学时,我们还是要根据字源,把握理据的度,不能过分强调形声字的理据性,造成学生的困扰,尽可能地避免引起学生的误会,出现误认、误用汉字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赵金铭.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刘涛.对非汉字圈零起点外国预科生汉语词汇理据教学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 崔永华.什么是好的语言课堂活动——汉语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海外华文教育,200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