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变,从我开始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崔从芳
[导读] 从教育局给我们教师推荐的读物中,我一眼就相中了《静悄悄的革命》
        崔从芳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264200
        从教育局给我们教师推荐的读物中,我一眼就相中了《静悄悄的革命》,但乍一看作者——佐藤学,日本学者,心里有点不舒服,当查看到“佐藤学是‘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同一线教师合作,直面学校改革的挑战。”时,不由内心微微一震。于是,怀着一颗恭敬的心开始拜读《静悄悄的革命》。
        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佐藤学将课堂的改变称为一场革命,的确,“没有哪一个教室与其他教室飘逸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者完全相同的问题。”作为刚毕业四年的年轻老师,我的课堂存在很多问题,要改变课堂,教师自身就要开始改变。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的几个观点让我受益匪浅。
        一、倾听无时不在
        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课堂上,学生的倾听很重要,在我们的常态课中,学生发言热烈,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的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在心里组织自己答案的语言,而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课堂氛围从表面上看充满生机,实质不然。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平时要多给学生灌输认真倾听的重要性,教给学生认真倾听的方法,比如,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你的眼睛要盯着对方等,使学生时刻绷紧这根弦,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课堂上的倾听,不仅包括学生对学生的倾听,还有学生对老师的倾听,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倾听。学生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课文讲解、指导,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老师的话语里,可能有你想听到的一切,不仅包含知识,还有情感。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学生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我的课堂上,当我抛出一个问题,就急于学生给出我期盼的答案,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同时,我对学生的倾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会思考下一步我的教学过程,捋一捋我的教案,这样的过程,自然就忽视了倾听学生。当学生不听讲时,我会责备他们的“听讲态度”,没有反省自己的“讲话方式”,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倾听方式”和“身体姿态”以及与学生的交往方式。
        二、润泽细无声
        “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是啊,“润泽”,是多么让人心生憧憬的词语,这种境界是许多老师多年以来一直追求的,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改变以往那种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老师就是权威的教学氛围,真正融入学生,融入课堂,建立师生间的彼此信任,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我的课堂就缺少了些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今后,要从这几个方面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首先,从培养兴趣入手,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我们可以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正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用惊喜的语气加以肯定,甚至表示向他学习;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助你的”;当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时,用“你成功了”------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我们的评价语言也要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总之,《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很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令我们深受启发,从现在开始,从自己的课堂着手,也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