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娜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十二小学 7186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落实,素质教育也逐步被带入到小学课堂中,并基于创新教学模式、迎合时代发展需求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但就现目前情况分析,素质模式有待优化,学校与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念有待加强,才能提供最符合学实际情况的素质教育,改善教学现状。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
引言
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视角下,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影响学校管教育管理的同时,也导致素质教育的实施难度加大,学校教育水平难以提高。基于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领导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整改与优化,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与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展,推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无意注意远强于有意注意,有着与其年龄贴合的身心发展特点,但小学教师们并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一些纪律要求、处罚等措施开展教育管理。这些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也会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现阶段,各小学仍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而对于学生的个性教育、艺术教育等较为忽视,以至于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二)小学生的作业负担现状
通过调查数据来看,有75%的调查对象认为繁重的课业给学生造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负担。普遍反映出在繁重的课业下,学生可能或者已经出现了颈椎疼痛、视力下降、精神不振、轻度抑郁等不良症状。另有25%的人认为繁重的课业没有给孩子造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负担,相反促进孩子学习的进步。
二、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素质教育视角下,小学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优化并合理分配小学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满足需求的个性化服务。第一,基于小学生的成长需求,改革并不断完善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在促进师生交流与平等对待的同时,使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水平,并寻求素质教育下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第二,完善相应的教学软硬件设备设施,使教师能顺利的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第三,重视家校协作形成的小学教育合力,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完善减负的建议
1.家庭
对于家长来说,应该纠正传统的教育观念,正确对待在经济高速运行下的压力,对西方国家的教育进行充分地了解,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升学压力,注重德育的引导。平时不要和别的家长攀比,不要因为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就盲目批评和训斥孩子。
学会言传身教,加强家风建设,关注孩子的面发展。多支持学校的活动,和孩子一起多参加户外娱乐活动,提高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
2.修改和完善学生评价指标
当前主要是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而这正是导致传统作业存在、创造性作业无法推行的关键。制度的存在意味着需要人们去遵循,学生为了去好学校、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等都暗示着学生或学校需要将大量时间放在提高学生分数上,而对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则选择性忽略,这就导致学校创造性作业无法正常推行。制度是让人们自觉做事的强有力手段,为此要想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需要从修改和完善学生的评价指标入手来修改制度,让整个社会不再仅仅看重学生的分数,要开始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考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学生、家长的重分数、轻创造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从小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性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花费时间、精力查阅、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结合实际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能够自圆其说,所以创造性作业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为此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创作性作业完成程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话题。
四、小学阶段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
1.净化社会环境,利用网络信息渗透
要规范网络信息平台,利用网络宣传优秀传统文化。针对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应从根源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可以利用大众媒体、创办公众号、开发传统文化相关软件、制作小视频等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小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视观看《上新了·故宫》这一节目,将优质的故宫文化、国风文化带入更多人的视野中,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方法,运用新形式来挖掘故宫的文化价值。
2.教师创新教法、活跃课堂
传统的教师在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时,靠的是课本的只言片语,而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显得枯燥无味。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仍会有注意分散的情况发生,因此教师在课堂应多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带动课堂气氛。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己探讨,可以点评身边的现象,也可以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编成口诀或者诗歌在课余时间朗诵。在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真正理解其的内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及应对措施关系着每位师生和千家万户,具有很高的社会关注度,做好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能够在降低对师生、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危害。我校着力于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希望能够以我校的实践成果,帮助有关部门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系统、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措施,提供有参考性的思路和办法,促进学校的管理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邱志聪.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97+103.
[2]杜江.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8(29):100.
[3]张江莲.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J].读书文摘,2018(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