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刘情
[导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依赖化学课程,
        刘情
        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514000
 
        摘要: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依赖化学课程,而化学核心概念知识在化学课程中举足轻重,认识化学核心概念在培育与发展化学核心素养中所承栽的功能价值,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达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概念; 教学设计
一、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示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
二、化学核心概念
        化学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 [1]。核心概念具有以下特征:1、核心概念具有广泛解释空间;2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核心概念具有统摄性。如果我们将某一学习领域的知识视为一棵树,那么核心概念就是树的主干,而树枝可以看作基本概念,树叶可以看作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化学核心概念对理解其他化学概念及知识具有迁移性,有助于建构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高中生的通过对核心概念的学习可以从本质上了解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的实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深化对核心概念的认识,从而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同时还促进了认知的发展。随着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化理解和把握,学生脑海中的化学基本观念也会逐渐成型,最终形成脉络清晰,丰富有序的化学知识体系。因此化学核心概念就相当于化学学科的命脉,学生要想学好化学这么科学学科,掌握相关化学知识的精髓,就必须从核心概念入手,加强对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
三、化学核心概念在培育与发展化学核心素养中所承栽的功能价值
        化学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化学课程,而概念知识在化学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或者化学事实抽象、分析归纳出来,揭示化学学科本质特征的理性知识。化学核心概念则是居于概念中心,是化学概念体系的中心和关节点,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重要的概念、原理的基本理解和解释,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它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对于高中生认识物质及其化学变化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化学核心概念承载着培育“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素养的功能价值。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应该用化学核心概念统领高中化学教学,不仅帮助学生从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反应、用途等繁杂而散乱的知识中跳出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围绕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学生的学习重心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培养和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可迁移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核心概念的化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事实归纳概念,由讲授事实到帮助学生通过事实形成正确的主干性统领性准确性的核心知识指导学生,抓住学科的本质使学生的学习重心由记忆事实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核心概念的统摄作用,使学生的化学学习由“散点”变成结构化,形成从“基本概念”到“核心概念”的层级清晰的知识结构,实现化学知识的“功能化”和“素养化”。
(一)核心概念的确定
        通过分析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教材得到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如“离子反应”核心概念,它是对“电解质”“电离”“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知识所共同具有的化学学科属性的反映,具有统摄性。如,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来统领必修1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有利于、钠、镁、铁、铜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也有利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化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对分类观、微粒观得到应用和强化。
(二)核心概念的内容进阶设计
        核心概念的教学是螺旋上升的,符合认知的顺序性和逻辑性。教师在某概念知识的教学时,要清晰地知道该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应处理到何等程度,更深入地学习放在哪个选修模块,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化学平衡概念的学习,在必修阶段只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至于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则是选修课的
(三)核心概念的教学中情景的设计
        化学学习情境就其功能来划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建构性化学学习情境,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二是迁移性化学学习情境,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建构的化学核心概念和学科基本观念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建构性化学学习情境的创设还是迁移性化学学习情境的创设,都应注重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各种化学问题;化学知识的社会性特征,决定了化学知识的学习不能简化为单纯的化学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不能纯化为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的推演和应用。例如“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围绕补铁剂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然后再通过求证生活中常见的补贴传言,如传言1:维生素C与补铁剂一起服用能将Fe3+转化为Fe2+,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传言2:饭后喝茶会阻碍机体对铁的吸收。因此,对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来说,设计“真实性”的化学知识的建构和迁移情境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也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机会[2]。
(四)核心概念教学促进素养发展的教学路径设计
        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化学学习情境,注重转变学生的化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建构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实施 “教 学 评”一体化,积极开展“素养发展为本”的化学学习评价等都是实施“素养发展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素养为本的概念教学应尽力转向基于事实和情境的概念理解与迁移,合理的情境有利于促进概念的理解,培养和发展更深层的理解力。因此,促进素养发展的核心概念教学路径的设计重在两个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和结构化的情境设计;基于任务的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教学组织[3]。
参考文献
[1] 周玉芝.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12(6).
[2] 郑长龙, 孙佳林. “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 课程.教材:教法, 2018, v.38;No.414(04):73-80.
[3] 童文昭,邹国华 王后雄. 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的思路与实践 [J]教学与管理,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