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婷 徐芬娟
杭州市丁兰第二幼儿园 310021
[ 摘要 ]:好奇心是人类个体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而又十分宝贵的欲望,是激励人们探究客观事物奥秘的一种内部动力。无论大人还是幼儿都会自觉自愿的探索着那些未知的领域,在探索中思考问题,发现没有掌握的新知识.在幼儿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他们智慧的火花,更是促进他们学习的原动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去保护,珍惜幼儿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关键词]: 幼儿;好奇心;教师;保护;
一、保护幼儿好奇心的必要
幼儿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表现出好奇,并产生兴趣,有欲望想弄明白其原因,会去探索多彩的世界,喜欢不知深浅的刨根问底,对什么都想“研究”个透。殊不知,幼儿正是通过他的淘气行为在探索、检验自己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呢!举例一些科学家如瓦特对烧水壶商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后发明了蒸汽机;爱因斯坦从小比较孤僻喜欢玩罗盘有很强的好奇心;这说明好奇心是每一个幼儿的本能,也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如果我们能给幼儿培养出这样的“教师”, 善待幼儿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培养幼儿的兴趣萌芽,及时地加以诱导,幼儿将会受益终身。
二 、如何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一) 尊重并善待幼儿的好奇好问的行为
当幼儿对某一事物产有就会产生许多问题,这时,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善于将幼儿的好奇心引入恰当的轨道,引导幼儿带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探索.
1、 正视幼儿的“破坏行为”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例如幼儿把玩具汽车拆开了,因为他想知道汽车里面是什么样的,是什么会使汽车转动,如果把轱辘下来,汽车会怎样?幼儿的头脑中充满了新奇的念头,于是他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面对幼儿的这些行为教师不能草率地将幼儿的这些某些违规行为定性为“破坏”,而应该真诚地相信每个幼儿都怀有良好的愿望。同时设法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看到他真实的需求和动机。在肯定和鼓励幼儿探索行为的基础上讲清道理,给他提供问题的答案,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廉价,安全的玩具,让幼儿尽情地探究和摆弄,满足他的好奇心。
2、积极回应幼儿的问题,支持幼儿的求知探索
幼儿的认知有限,因此常常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或者产生很多奇怪的想法,当幼儿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坚持不懈的打破沙锅问到底.面对幼儿这些无穷无尽的“为什么” 大人对幼儿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烦,是因为幼儿问的问题,大人早就都知道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没什么可问的。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幼儿的好奇,允许他提问,并积极的回应幼儿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 应注意倾听,做忠实的听众。做出注意倾听幼儿说话的姿态:弯下腰,目光注视幼儿,用点头和微笑鼓励他,并且用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兴趣,回答和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对问题严肃的态度也会影响幼儿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严肃态度,而且教师也可在幼儿面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引导孩子们去发现问题与孩子们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支持幼儿的好奇心,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自己解答
好奇心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有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 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1、创设丰富而安全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当幼儿对某事物或某件事情产生好奇时,我们应支持他,尽量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学习,不要以成人的理由和借口忽略幼儿的好奇心。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时时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引起他们的好奇,驱使他们去探索。幼儿园的电器设备、家里的厨房、户外的小狗小猫、甚至是大街上的马路和垃圾桶……孩子们因好奇而去探索,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可怕的,不管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好动的幼儿,对什么都想“研究”个透,经常把整洁的家搞得乱七八糟。喜欢把的电动玩具拆开,喜欢去摸电器的插头、开关。因而我们要做的是消除环境中不安全的因素,并根据幼儿的兴趣适度地提供材料和操作的机会,还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也可参与进来与幼儿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进一步引导幼儿深入探索事物的奥秘。
2、启发幼儿思考,鼓励他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当幼儿渐渐长大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后,对于他的一些问题成人不必急着将答案告诉他,可以启发引导他自己去观察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些鲜活的事物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观察、去了解、去认识,而他们往往更喜欢亲自去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想一想,在看、摸、问、想中提出“十万个为什么”,因此这时教师还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适时地把幼儿的注意引向某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幼儿好奇的小船驶入知识的海洋,将幼儿的好奇变成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
(三)使好奇心变为兴趣,正确引导幼儿好奇的发展的层次和方向
幼儿的对事物的新奇,惊奇等都是兴趣的最先表现,也就是兴趣的起点。也正如此,有人把好奇心看成是进一步形成对某种事物更深刻的兴趣的导因。然而幼儿这份宝贵的好奇心有时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幼儿的好奇心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不能任其任意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注意提高幼儿好奇心的层次,把幼儿原始,短暂的,表面,粗浅的好奇心引导到较高的层次让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求知欲。如教师发现幼儿对将建构区的玩具感到好奇,于是逐渐带领幼儿玩建构活动中使幼儿对建构活动产生兴趣,从而为将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好奇心的方向,使幼儿的好奇心与他们的兴趣相联系指向社会所需要的道路。如为了使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逐渐变成对科学的兴趣,教师可首先在游戏活动中投入相关的科学教具,让幼儿接触教具对科学活动引起兴趣。并亲自就带幼儿搞实验,通过科学小实验,使幼儿对科学现象感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的欲望,进一步发挥幼儿创造力。
总之,幼儿的好奇心是有幼稚的,自发的,没有固定的兴趣,和事先预划好的好奇。而且在幼儿的眼里这个世界每一样事物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他们感到新奇想去弄明白每一件事情,而正是这种好奇心是个人类的一种与学习密切相联系的天然本性,作为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应该学会珍惜,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尽力提高
使幼儿变的更加聪明,有活力,更富有创造力,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1] 王燕. 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J ]. 早期教育(家教版),2009.
[3] 杜玲. 珍惜幼儿的还奇心,引导幼儿求知欲 [ J ]. 读与写杂志(教育家学刊),200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