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该如何从幼儿园、社区、家庭三方面共建幼儿礼仪文明教育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周佩燕
[导读] 新时期的教育,对文明和礼仪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了。幼儿作为中国未来社会的接班人,
        周佩燕
        南通市海门区五港幼儿园,江苏 南通226100

        摘要:新时期的教育,对文明和礼仪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了。幼儿作为中国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是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后备力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更是需要幼儿一代进行传承和发扬。对于当今时代的幼儿教育而言,文明礼仪的教育已经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然而,幼儿礼仪教育我们该如何进行?幼儿园,社区,家庭三个方面又能为幼儿的礼仪文明教育作出哪些有效的努力?这些问题都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在研究建设幼儿礼仪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从幼儿园,社区,家庭三方面共建幼儿礼仪文明教育是本文研究和探析的主题。
        关键词:幼儿  礼仪文明  教育
        引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得我国在教育问题上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提升。好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礼仪文明的教育更是要从小抓起,幼儿的肢体记忆和大脑记忆都处于人生发展的巅峰时期,对幼儿时期的教育绝对不容忽视。礼仪文明的教育更是能够随着幼儿成长发展和实践深入骨髓,陪伴孩子的一生。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相当于整个教育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礼仪文明的学习,更是能够让孩子获益终生。此外,我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文明大国,从小培养学生的礼仪文明素质,更是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在对幼儿的礼仪文明教育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同时进行努力,共建幼儿的礼仪文明教育。
一、家校联现文明,共促幼儿礼仪文明新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导师,也是引领孩子不断向上向好的人生领路者,家长对幼儿的启发和作用更是无以复加的。幼儿阶段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而且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对于一切事情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开始上学旅程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都和父母亲人相处在一起,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家教不同,父母的行为方式不同,都会导致幼儿作风习惯的不同。
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开始接触更多新鲜事物和不同的人,他们的眼界也会随之开阔,行为习惯也会因为新生活的开启发生一些改变。这个时候,就正是改变他们之前在家庭所带有的陋习的绝佳时期,也可以让他们在正规的教育中不断的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内涵,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家校联合共建礼仪文明的作用,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有效沟通,共促幼儿礼仪文明新发展。对于文明礼仪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家校联合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学校能够听老师的教导和指引,不断的学习文明礼仪知识,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和锻炼,知道该如何去做,如何去进行。教师在放学之后,布置适当的与文明礼仪相关的小实践活动,让幼儿回到家中可以继续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对父母进行表演或者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继续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把课堂延续到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实践,对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形成固化意识和本能反应,让幼儿从家庭到学校都能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把文明礼仪知识刻画于心,让其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成为自己成长和发展中会自觉进行的行为习惯。
二、文明礼仪进社区,共建幼儿礼仪文明新教育
社区是小家庭之外幼儿的一个大家庭,幼儿在回家之后,总会想要到社区的公共区域进行玩耍。他们在社区玩耍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他们在路上也难免会遇到年长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的好朋友,这个时候礼仪文明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和好的文明礼仪也会成为别人眼中自家孩子的榜样,父母听到别人对自家孩子的夸奖也会觉得倍有面子,更会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骄傲,提升做父母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除了家庭和学校对于学生礼仪文明的教育之外,社区也承担着幼儿礼仪文明新教育建设的重大责任。每一个数据的背后都是有无数个家庭和无数个孩子,社区对于幼儿礼仪文明教育的建设也会吸引到更多的住户,让自己的社区独具优势。把文明礼仪的教导从学校引进延伸到社区,定期举办社区幼儿礼仪文明评选比赛、设置最佳幼儿礼仪文明奖杯和最佳幼儿礼仪文明流动红旗,通过礼仪文明评选比赛,促进家庭对幼儿礼仪文明教育的重视,积极鼓励各个家庭多参与礼仪文明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把文明礼仪引入社区,通过对幼儿的培养和训练,提升幼儿的整体素养和小区的文明礼仪建设,让小区之间邻里关系更和谐,社区活动更加丰富而多彩,让幼儿在好的环境下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好的成长环境可以让教育事半功倍,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通过家庭的支持、社区活动的举办,让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真正的从各方面对幼儿行全方位的礼仪文明教育,让学生在充满礼仪、爱和文明的环境中不断的自我发展,促进我国幼儿礼仪文明新教育的建设。
三、家校社区多互动,共创幼儿礼仪文明新时代
家庭、学校一直以来都是幼儿教育的主战场,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从整体上全方位地促进幼儿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通过社区教育的加入,让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又多了一份保障。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多方面互动,能够对幼儿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发展有一个全方面的监控。及时了解不足之处才能够进行有效的问题解决。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有效互动,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非常便捷而迅速的。幼儿时期的教育,如果不加以严格的规范和管束,很容易让他们误入歧途,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于今后成长非常不利。因此,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促进幼儿礼仪文明的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之间要及时的互通有无,教师通过对于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之间所做的与文明礼仪相关的事情,可以在班级课堂中对孩子提出表扬并进行小红花或者五角星的奖励,让孩子感受到做一个懂礼仪,懂文明的人是会受到认可并且值得嘉奖的,从根本上让幼儿对文明礼仪产生一个好的印象并且愿意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继续做一些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事情。通过进社区、进学校对安保人员和老师的问好到学会垃圾分类,主动把垃圾丢进垃圾箱里,再到传播自己所学习的文明礼仪知识,帮助更多小朋友建立礼仪文明的意识,通过三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一步步让幼儿成为更加符合社会礼仪文明要求的优秀新生代,通过家校社区之间的互动,共同创建幼儿礼仪文明新时代。
        结语:幼儿的礼仪文明建设是非常有必要且必须的,从小培养幼儿的礼仪文明行为方式,让幼儿接触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智商,更可以让幼儿收获精神财富,在成长过程中,以极佳的精神面貌和气质内涵绽放自己不一样的光芒色彩,收获更多的掌声和认可。通过家校的有机联合和家庭,学校,社区的多方互动,不断的从根源上让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意识和行为处事观念,让学生能够及时有效的学习更多礼仪文明知识并且在实践当中得到赞扬,促进学生在礼仪文明方面做的更好,让我国礼仪文明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师大出版社。( 1994年)
(2)孙云晓、邹泓主编的《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北京出版社。(2006年)
(3)孙云晓、张梅玲主编的《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
(4)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