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母丹
[导读] 小学教育在近几年开始加强素质教育,希望能够让同学们在基础文化课学习进步的同时,对艺术类课程更好的掌握。

        母丹
        (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  黑龙江 大庆 166300)
        摘要:小学教育在近几年开始加强素质教育,希望能够让同学们在基础文化课学习进步的同时,对艺术类课程更好的掌握。音乐课堂的教学要加强合唱教学的开展,合唱教学能够提高同学们的集体意识,鼓励大家在合唱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真实能力,同时可以实现音乐互补的效果。但是,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课程的学习没有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导致他们在学习、进步的幅度上比较小,需要进一步创新教育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落实,对小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告别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合唱教学的难度非常高,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合唱方式进行调整,大家既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又要在合唱的效果上更好的巩固,坚持对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做出诠释,实现合唱教学的全面创新。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开展,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探究,促使教学的综合思路、综合方法更好的巩固。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
        音乐课课程的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能力的进步具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很大程度上继续按照传统的思路来教育,虽然看起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对小学生的能力锻炼不够充足。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上,继续按照个人经验来完成,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不够充足,整体上落实的教育理念比较单一,无法对学生的综合成绩、综合能力开展科学的塑造。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加强小学生的特长挖掘、能力塑造,因此在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上,并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提升。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原则
        随着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育意识的觉醒,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落实,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采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来完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方案要不断的健全,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验,教师要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与不同的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在教学的综合效用上更好的提升,让小学生在个人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塑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创新,在于加强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打造,从不同的思路来解读,既要在教学的可靠性方面不断加强,又要在教学的综合内涵上不断的丰富,由此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长期优化上得到更好的成绩。
三、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对策
(一)充分激发学生合唱训练的兴趣
        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落实,想要在既往的教学问题上科学的解决,应坚持对学生的合唱训练兴趣更好的激发出来,让同学们在合唱过程中拥有不一样的体验。传统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凸显出小学生音乐的特长,同时在合唱的过程中非常的平淡,没有给小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忆方面也没有特别多的惊喜。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落实,要对学生合唱训练的兴趣更好的激发出来,让他们在未来的进步中得到更好的成绩。
        《找春天》的教学过程中,是不错的音乐曲目,借此来组织合唱的训练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对合唱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坚持让同学们在合唱的体验上不断的加强,从不同的角度来创新,促使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成果更加丰硕。

(1)积极地参与练习,过程中思考:“优美的曲调是否表现了现实中的事物?”“春天究竟藏在哪里呢?”“春天‘害羞’的特点可用哪几个词语来描述?”…(2)让学生试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春晓》、《藤儿长长牵着瓜》,进一步增强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发明美的能力。(3)和学生一起讨论合唱的技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表现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合唱的水平,优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在学生的合唱兴趣上积极培养,能够让同学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唱成绩,还可以对学生的音乐特长积极的发掘,让同学们在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站在不一样的角度来思考。
(二)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体系日趋健全,各方面的教育思路、教育方法正不断的加强,整体上的教育理念打造,一定要让小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科学的塑造。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革新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擅长、不擅长的地方,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内涵上进一步增加。
        《音乐中的动物》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方法是让同学们直奔主题的学习,但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以后,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深刻的思考,在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上并不高。音乐教师在教学《音乐中的动物》时,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完成,让同学们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动画模式来完善,不仅加强了《音乐中的动物》的直观性,还能够在合唱锻炼上将自己想象成小动物,增加了合唱的趣味性,对《音乐中的动物》的解读更加深刻。
        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对于课程的教学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整体上的教育思路、教育方法必须不断的创新,让同学们在音乐理念的感受上取得更好的体验。《音乐中的动物》的教学,也可以让同学们上台来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从中选择一些有效的方式来锻炼,由此能够在音乐的教育、学习上形成更多的互动。
(三)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落实,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进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尤其是在教学方法的优化力度上要进一步加强,坚持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可能长久的停留在固定的层面上,而是要与学生的未来成长密切的结合,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教育措施上更好的改善。
        《忆江南》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同学们在合唱之前,给予大家独唱的机会。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领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领唱既要在音乐天赋上表现突出,还需要在个人的实际表现上保持稳定。因此,开展统一选拔、统一对比的模式,可以让小学生在《忆江南》的合唱锻炼中,拥有领唱的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忆江南》的解读过程中站在不一样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发展的促进,要观察《忆江南》合唱的具体需求,例如,有些小学生在合唱能力上薄弱,但是在伴奏方面具有较高的天赋,可以通过合唱来开发小学生的其他天赋,提高教学的全面性。
总结:
        我国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方面比较重视,艺术素质的培养和科目的教育,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较大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手段并不符合学生的发展诉求,一定要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方式上不断的创新,让同学们在知识的充分掌握上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理念要不断优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在合唱活动上多多创建,引导小学生在锻炼的能力上不断巩固。
参考文献:
[1]孙志强.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0(38):144.
[2]陈磊.刍议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0(35):165.
[3]赵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参花(下),2020(09):137-138.
[4]高亚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J].黄河之声,2020(13):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