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旸
哈尔滨市团结小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150001
摘要: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音乐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变革,音乐虽然不是主要学科,但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课程中同样至关重要,音乐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寓教于乐,并启迪学生的智慧。对于小学的音乐教师而言,趣味教学更加能吸引学生,通过音乐的陶冶,学生更加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应多让学生去听一些美的音乐,教师并对其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感受生活中的美。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音乐;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1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滞后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统教育理念下的音乐学科地位不高,盲目地选择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模仿兴趣较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而盲目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只能被动参与其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被动式学习乐理内容,强制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虽然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并未起到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学生对音乐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会产生厌学情绪,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这就导致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课堂纪律,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1]。
1.2学校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尽管音乐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在学科体系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部分教师和家长对音乐认知存在偏差,极大地影响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究其根本,是由于学校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高,教育重点放在考试科目方面,如语文、英语和数学学科,音乐学科则不再考试范围内。受到这种教育体制影响,音乐学科受重视程度不高,投入力度不足,音乐课被其他主要科目霸占,不利于音乐教育原有发挥[2]。家长对音乐教育缺乏足够认知,认为孩子掌握一门艺术,是为了便于孩子升学,才在课余时间为孩子报特长班。在这样的目的下,学生对音乐学科存在抵触情绪,难以保持高度的热爱,影响音乐教学成效。
1.3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不足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味,直接关乎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部分学校小学音乐教育教材选择有所偏颇,内容过于陈旧,很少会引进当代流行音乐或是学生感兴趣的音乐,部分音乐内容甚至是成年人学习也是比较难理解的,对于认知水平不足的小学生而言,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加剧兴趣的缺失,只能被动式进行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趣味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2.1故事引导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固有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在课堂上教师处在主导地位,并按照教材的固定模式和内容展开教学,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让课堂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引导的方式来展开音乐教学,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加以理解,并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包括歌曲背后的故事、作曲家的故事、作曲家的创作背景等,并将这些故事整理出来,以生动的方式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能够沉浸在故事中,驱散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借助相关故事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进而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3]。
如《小背篓》的作曲人白诚仁在湘西采风,创作的灵感来自于路上碰到的一群将冰棒放在背篓里的苗族大妈,而苗家的背篓、吊脚楼、溪水、深山、赛龙舟等,都是典型的湘西风光,于是,白诚仁将山歌的调谱进了曲子里面,创作了《小背篓》。
2.2音乐+舞蹈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天性就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活泼好动且非常喜欢玩耍,音乐教学也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舞蹈教学方式,使音乐课堂“动起来”,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进而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如在学习《健康歌》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生活、热爱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健康运动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带领并组织学生们一边唱一边随着节奏律动,让学生能够在律动的过程中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音乐+舞蹈的形式,不仅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发挥音乐教学的带动性作用,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方式中,很多音乐教师都只是将知识单向传递给学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全盘接受,是否在枯燥的知识面前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抵触的情绪,这对音乐教育来说是不利的。而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更多歌曲的相关知识[4],还可以有效降低知识的难度,满足学生们的学习特点,这对于提升小学音乐的小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如在《快乐的泼水节》一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傣族人民的风俗、服饰、建筑、泼水节盛况等都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呈现出来,让学生们对傣族人民的节日习俗有更多的了解,并将泼水节盛况相关视频、歌曲等都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学习和理解。
2.4游戏教学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能够将小学生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游戏教学法有效融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更加轻松有效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知识现状等,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游戏,保证游戏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如:在讲解《快乐的doremi》一曲的时候,教师可以模拟跳房子游戏来为学生们设计跳五线谱游戏,让学生认识do、re、mi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并通过跳五线谱的游戏来加强音符学习的趣味性。或者也可以将游戏设计成“我点你到”的游戏,让每个学生代表do、re、mi不同的音符,老师点do,代表do的学生站起来,并出示自己手中五线谱的do所在的位置,回答正确给予一定奖励,错误的给予一定鼓励。
总之而言,趣味教学已成为当代音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教学是一个不断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时代的推动下趣味教学已成大势。趣味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涉及各个方面。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淘汰传统教学模式,及时接受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寓教于乐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喜庆.解读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识谱教学趣味性[J].小学时代,2019(19):74-75.
[2]姜洁萍.转变传统观念,让音乐教学充满趣味[J].小学生(下旬刊),2019(06):70.
[3]路迪.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趣味和声”教学[J].新智慧,2019(11):90.
[4]李恬.开展有效趣味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J].北方音乐,2019,39(07):16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