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18期   作者: 景来峰
[导读] 对于高中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教师一定要明确两点,一是全面
        景来峰
        山东省临邑第一中学   
        摘要:对于高中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教师一定要明确两点,一是全面了解学生,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被激发,学生才会得到有效的全面发展。这也就说明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将数学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民主型学习氛围下得到思维的扩展,在对数学课堂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参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主动参与意识;课堂角色
引言
        教师要全面践行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摒弃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位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独立意识的人、有独特生命特征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同时,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一)课堂时间练习少
        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任务较重,且一堂课的教学时间通常较短,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专注于向学生传输书本上的教学知识,从而在主观上忽略了学生的反应与回馈时间;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地位,对于每个学生的教学把握程度不能很好地进行了解,最终导致整体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应能力和参与程度出现差距化、分级化。另一方面,高中数学的课堂讲解进度较快,教师紧抓课程的进度,从而出现教师教学速度过快,学生容易与课堂脱节,对于不懂的地方“自我忽视”了重视程度,最终造成了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的现象。
        (二)学生的畏难心理
        随着高中数学教学一届比一届复杂化、理论化,自然的,高中数学习题本身就会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活跃课堂的推进过程中,喜欢以提问问题的方式刺激学生将自我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在侧面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而在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环节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畏难心理,害怕出糗,不敢回答问题等一系列课堂互动方面的问题。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度的策略指导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角色
        时代教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一定要摒弃原来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过渡与发展。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教师是课本的建设者和研发者的教育身份。其次,教师要充分深挖教材,以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要打破原本沉闷的、缺乏生机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能力。最后,教师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这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能够更好地发展。这是我们不断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之一。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图的三视图时,首先,教师要摒弃原来“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因为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可以采用实际观察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空间思维,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其次,教师要准备好实际的教具,如圆柱、圆锥、长方体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让学生树立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看到的部分图案,分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逻辑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分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方向开展教学。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创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的运用一直以来备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它不仅可以使生硬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化、形象化,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图片、实物等运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可以得到亲身的体验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角色,为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提供质的保证。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这一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篮球、垃圾桶、纸盒、矿泉水瓶等实物道具,以便于学生进行观察探究,让学生在探究分析的过程中“想一想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分别从正、侧、俯等视角说一说其三视图是什么,画出来?”通过实物演示与真实的触摸、多角度的观察,使得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的掌握,既可以创设轻松的学习过程,也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化,从而在兴趣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使课堂生动有趣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中数学课堂仍旧采用照本宣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伊始教师会在黑板上写上一些题目,然后就开始“长篇大论”的讲解,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就不会主动参与教学,只是照例将教师讲的重点知识进行记录。数学终究属于理科,文科类可以死记硬背,理科却是需要动脑才能掌握的。所以在新课改推行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愿意与教师产生互动。在教学中常用的新型教学方式为: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微课教学等。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只有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且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特点,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锻炼;探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升华,也可以将学生的探索能力有效提高。例如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这样的题目:已知0<x<1,a>0且不为,请问|loga(1-x)|和|loga(1+x)|的值谁大?在探究这道题目的答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多种情况,既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动的参与课堂教学。
结束语
        高中数学课堂的学生参与程度,不仅是由学生的主观意愿决定的,同时,也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理解程度有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多与学生沟通互动,建立民主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鼓励学生多给数学课堂提意见,帮助教师适时调整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理解能力,真正促进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知识,促进课堂高效教学的有效循环,避免因循守旧的填鸭式教学,真正激发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高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韩川.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34-537.
[2]王雪梅,李龙华.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83.
[3]王莉莉.高中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
[4]张煜琳.高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与数学课堂认知参与水平的相关性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8.
[5]马少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0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