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珠心算教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融合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林亚玲
[导读] 珠心算教学主要是使用算盘这一教具,通过耳听、眼看、脑想、双手拨珠等启发学生智慧,让大脑左右半球同时运动,发展学生大脑的整体功能。
        林亚玲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 要】珠心算教学主要是使用算盘这一教具,通过耳听、眼看、脑想、双手拨珠等启发学生智慧,让大脑左右半球同时运动,发展学生大脑的整体功能。珠心算与数学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形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让其在珠心算过程中寻找不同的解决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珠心算;小学数学;融合
        珠心算属于数学计算方式的一种,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要求教师对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予以适当的创新,就数学计算而言,提出了将珠心算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的相关要求,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且,将小学数学教学和珠心算融合在一起,除了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出正确答案之外,还能够增强他们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以便于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一、珠心算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融合
        现代社会属于科技竞争社会,通过现代科技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珠心算融合了算珠的动态与静态珠像,通过此方式来进行快速的计算,属于对学生形象思维予以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就珠心算而言,其属于算珠图像在脑海当中运动的结果,融合了实拨、空拨、看拨和想拨,将数字译成算珠再到珠心算,从静态的珠像到动态的珠像,通过多媒体计算能够对这一过程予以直观的展示,并将其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进而突破教学存在的难点,并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与想象力,推动其形象思维的发展。同时,在小学数学珠心算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多媒体,在动画、声音以及图片等的作用下,能够为学生创建出一个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珠心算的兴趣,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珠心算的学习中来。
二、珠心算与数学计算教学的融合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方面逐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各个版本的教材均是如此,因此对教师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可融合珠心算来开展计算教学,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35+2=37”以及“35+32=67”等相关题目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珠心算来进行。在审过题之后能够发现,这些题目是以“100以内的加减法”相关知识为基础,让学生能够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并让其更加规范的进行计算。

因此,在此小节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珠心算,需对此小节的教学内容予以大致的掌握,在掌握了之后就能够发现此章节当中较为简单的数字加减属于小学生开展数学练习的主要内容,比如在开展珠心算时,此计算方式能够将较为复杂的数学予以简化处理,并运用珠算的方式将其再次呈现出来,通过这样方式获得的计算结果所具备的正确性十分有保障。因此,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对数字加减法予以针对性的训练,并采取课堂报数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其予以珠心算联系,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正确的结果计算出来,并进行发言。其次,将珠心算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融合在一起,还能够对学生数学视野予以拓展,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同时学生在能够熟练的运用简单数字加减之后,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相乘的珠心算,进而在增强学生珠心算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三、珠心算与乘法竖式的融合
在教学“两位数相乘”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例题24×12用竖式表示为:

        这属于小学生首次对乘法竖式的认识,因此教师通常会对其予以着重讲解,为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题问“乘法竖式当中第二层的48是怎样得来的?下面的24又是如何得来的?为何要将240写成24呢?”学生在听到这些问题后均会感到十分的疑惑,但课本当中的讲解较为简单,即240当中的0可以不写,进而产生了浓烈的求知欲,想要弄懂其中的缘由。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珠心算来让学生能够更为形象的理解。因为2×24=48,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判面中拨入48,然后10×24=240,再引导学生拨入240,学生在按要求进行操作之后会发现在拨240的过程中,不必在个位上拨0,然后教师再向学生表明因为240属于24个10相加而得到的,因此比用在个位上拨0,通过这样一边实践一边讲解的方式,学生则会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课文知识点。
四、珠心算与课堂的巩固环节的融合
        课堂巩固属于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环节,正所谓没有巩固就不会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珠心算和课堂巩固予以合理的融合,以此来促进课堂巩固质量的提升。例如,就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学习完认识图形的有关知识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算盘当中找长方形与圆形等,以此来让学生对图形予以更好的认识与记忆;就四年级学生而言,在学习完平移与选择的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在练习拨珠的过程中对珠子的平移和旋转进行判断。比如,让学生用手搓全盘算珠,算珠会围绕档进行旋转,此时就可以让学生来判断算珠的运动是平移还是选择,以此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予以更为深入的掌握,并让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使其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综上所述,将珠心算和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属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对教学尺度予以科学的把控,将珠心算教学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相融,以此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扬帆,崔云飞.小学开设珠心算课程的探索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8):227~229.
[2]郭霞.浅谈小学珠心算与数学融合的教学方法[J].才智,2018(20):89.
[3]张亚珍.提高珠心算实验教学效果的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7(Z2):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