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朱杰
[导读] 现在很多学生缺少锻炼,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很差
        朱杰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四中学 842200
        摘要:现在很多学生缺少锻炼,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很差,当然有些天生的体质差,所以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体育课上他们能避免就避免,并且有些学生严重厌恶体育锻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体育教师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一些创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让更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提高他们的体质体能。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田径项目在世界级的赛事中取得越来越受人瞩目的成绩,人们也开始注意到发展田径事业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因此在初中开展田径运动就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笔者所在初中为例,分析初中开展趣味田径教学法的重要意义,揭示趣味田径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全面提升初中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一、存在问题
        (一)教师缺乏趣味教学的意识
        开展趣味田径教学的重点首先是要放在趣味上,但是从笔者的了解来看,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教师对于趣味性教学没有明确的认知,其实大多数教师是很想让学生上好体育课,但是不知从何入手,教师认为学校的场地较小,而田径教学活动多数在室外,需要较为开阔的场地,场地较小无法放置体育器材,因此田径教学活动会受到局限。教师对于趣味教学的开展过于依赖场地和器械,导致趣味田径教学活动开展不足。
        (二)教学器材利用率低
        很多教学器材的使用率较低,一些教学器材一学期也不能用上一次,而大部分的器材都只是拿来进行科普,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教师也会结合教学的需要为学生示范教学器材的使用,并让学生轮流练习,但是学生对于这种简单的模仿练习兴趣不高,而且练习时间有限,因此学生无论是在运作上还是在器械操作上都很难达到标准要求。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开展田径教学时,往往采用的是固定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在田径课上采用的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依据教师示范内容练习—教师发现并指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学生再次练习……”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理论层次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不是机械地吸收和接受,在其学习行为中伴随着个人的情绪元素。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接受新知识时,学习效果就会实现一次增值。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不能体悟到学习的快乐,那么其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抑制了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成长。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
        (一)注重田径趣味教学的方法手段
        通过研究表明,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否合理,体育活动的方式是否简单有效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下,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并将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方可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意愿,提高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全方面开展体育田径活动。

初中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学会坚持,学会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式多种多样,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引入有价值的活动题材,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为学生讲解规范的田径技术动作,并做好示范动作,带领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要领,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危险。当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必须及时给予指导建议,帮助学生走出困惑,用正确的方式锻炼身体,达到活跃身心的目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应对不同过程的田径锻炼。
        (二)将比赛穿插到田径教学中
        田径比赛相对于一般的田径练习活动具有气氛热烈、参赛者热情高涨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开展田径教学时应合理利用田径比赛这一手段,把快乐元素融合到比赛中,以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掷铁饼教学,可以借助“滚饼”这一辅助练习,帮助学生熟悉铁饼运动,培养“饼感”。为增加掷铁饼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带到跑道上,让学生在跑道上实施“滚饼”比赛。教师首先把班级内部的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而后展开小组对抗赛,看哪个小组的“滚饼”成绩最理想。为增加比赛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为第一名设置一些简单的奖品(如矿泉水、笔记本等),这种融入了比赛元素的教学手段,不仅提升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在田径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也促进了教师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加强田径趣味教学的有效应用
        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理健康素质,一要满足学生的运动量,二要提高学生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运动,在有趣的田径活动中感受运动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爱上体育学习,自主寻找方法提高对当前体育课堂的兴趣,帮助教师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趣味性田径课堂还离不开丰富的体育器材。传统的课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体育器材也不够丰富,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得不到充分的激发。趣味田径教学有更多器材的支持,强调以学生为主。丰富的体育器材,会使学生眼前一亮,带动学生的感官神经,引发学生的好奇并想要去尝试的心理。通过场地和器材的配合,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四)构建良好的田径教学氛围
        快乐是会传染的,快乐也会通过相关的氛围环境影响到诸多个体。在学校中,快乐的气氛就是教学气氛,如果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弥漫着一股快乐的空气,那么学生也会受这种气氛影响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轻松欢快的田径教学气氛有助于促进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让欢歌笑语弥漫在体育课堂上,最终实现教师以快乐辅助教学,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的和谐局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趣味田径运动的开展还具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推动田径运动的进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纠正这些问题,如有效解决场地问题、资金问题、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等,以实现初中趣味田径运动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穆长军.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C].2019:720-722.
[2]李永阳.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策略探究[C].2019:23.
[3]吴捷.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